教育部:校外培训热未真正“退烧” 下一步将进行系统治理

吴秋婷2018-05-27 21:4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秋婷 5月25日,教育部在广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2月份以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展的工作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校外培训热还没有真正“退烧”,下一步将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2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风暴。此次专项治理行动针对校外培训“高烧不退”、培训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对证照不全的培训机构进行摸排整改,并严查培训机构“超纲”“超前”教学的行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在前一阶段的治理行动中,教育部采取了多项举措给校外培训热降温,其中包括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排整改、严禁校外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以及宣传正确教育观念,引导家长不盲目攀比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截至5月23日,教育部已摸排全国教育培训机构128418所。根据教育部5月25日公开的统计数据,摸排的近13万培训机构中,开展学科类培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的机构有7413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5.77%;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有1105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0.86%。

在介绍前一阶段教育部门对校外培训热的治理成效和不足时,吕玉刚表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不够积极,校外培训行为转为‘地下’或化整为零,一些地方对在职教师校外私自补课的行为查处不力。校外培训热还没有真正‘退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经济观察网表示,校外培训热根源于家长对培训的旺盛需求,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同时,应当对校外培训需求进行引导。“不引导家长减少培训需求,即使教育培训机构都合法经营,不再搞焦虑营销、推进超前教育,校外培训热也很难有效降温。”

根据2017年12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17年,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占家庭教育总支出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为47.2%,根据各学段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教育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580多亿。

“近几年,教育部门都在推进学生减负,但是,减负的效果并不理想,普遍的情况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生的整体负担更重,家庭的教育支出增加。”熊丙奇说。

之所以教育陷入“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与现阶段“唯分数论”的升学考试制度相关。“中高考用单一的分数评价选拔学生,基础教育盛行唯分数论,教育的竞技色彩浓郁。像寒暑假培训,现在流行‘反超’论,即假期是用来‘反超’的,由于担心被反超,连班级的第一名也会报班。”熊丙奇表示。

针对校外培训热难降温的问题,吕玉刚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会进行系统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培训热。“推动完善配套改革,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关键,统筹解决‘吃不饱’‘吃不好’两头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

熊丙奇认为,除了增加和完善学校教育供给外,招生评价选拔机制改革是另一条可行路径,即以招考分离为原则,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现中小学自主办学,高中、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社会评价,让基础教育摆脱唯分数论,关注学生个性、兴趣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