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如何才能避免变鸡肋?

王天定2018-05-28 15:3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王天定/文 从2003年开始的高校自主招生,到今年,已经走过15年的历程。进入5月中旬,北大清华等名校开始公布今年自主招生的初审名单,媒体上有关高考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入围顶尖名校初审名单的学生,也会变成所在高中的招牌,被学校四处宣传。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将超过80万,较去年增长30%,已成为高考的第二战场。

但是,身处高校之中,大多数普通教师,总感觉社会上涌动的这股热浪,到墙内就变得悄无声息。如果问起15年的自主招生给高校带来了什么?大多数教师可能都一脸茫然,这种外热内冷,恐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被赋予很大期待的自主招生,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正在沦为一根鸡肋。

说到自主招生的弊端,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腐败丑闻。的确,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贪腐丑闻曾轰动一时。据媒体报道,蔡荣生涉嫌的违法违纪行为正就是发生在人大自主招生环节。这次丑闻,不仅损害了所在学校的形象,也增加了社会各界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公正性的隐忧。但是,应该看到,从2015年起,教育部加强了对自主招生的监管力度,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很多学校采用题目现场抽签、没有标准答案,至少大面积舞弊的可能已被排除。

但是,作为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仅仅排除舞弊,保证考核公正,并不能满足社会的期待。

自主招生代表的改革方向,一是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改革选拔机制,克服现有高考制度弊端,让确有特长,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不被一刀切的标准所埋没。但就实施多年的效果来看,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自主招生只具有象征性意义。

因为目前自主招生仍然只限定在少数大学,并且限定在这些学校当年招生数量5%的范围之内。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曾提出过一个改革建设,要求“以高校完全的自主招生为主,以国家的计划条件为辅。比如说,学校80%的入学名额用于自主招生,20%的用于调剂。”应该说,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角度,招生环节真正意义的突破还需要走很长时间的路。

那么,就选拔少数“综合素质高、但是又在高考中不能充分发挥出水平的学生”而言,自主招生能在多大程度上如愿呢?至少就目前各高校的实践看,亮点不多。

毫无疑问,高考考生中存在一批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天赋高,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潜质,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往往不易脱颖而出。但是,要在高考之外找出另一种有效的选拔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现有的做法看,不外乎也是两个环节:自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面试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不需多言,而就笔试而言,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这也是一个问题。

而更需要我们检讨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在招生环节强调要选拔少数具有创新潜质的特殊考生,但是,眼下高校的教育,多大程度上在提倡个性与鼓励创新呢?

以我在高校工作的体会,由于管理本位,现在高校硕士研究生都已很难实施个性化培养,导师对自己名下的研究生有心无力,很难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本科生教学个性化在当下的高校,更被严重边缘化。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即使自主招生公平公正,且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选拔方式,但是,当这些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入学之后,他们的创新潜质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激发?这是一个让人有些尴尬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解决高校行政化问题,不能确立学术自主原则,不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唤起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那么,长此以往,自主招生只能变成一根鸡肋。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