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博睿发布报告:中国大陆消费者最愿对企业共享个人数据

陈伊凡2018-06-14 11:5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伊凡  6月13日,中国北京—— 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公司益博睿与全球知名的数据调研机构IDC近期联合撰写并发布了《2018数字消费者洞察报告》。

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方兴未艾,有71%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但网络诈骗风险也随之飙升,已有1/5的消费者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据调查,网络诈骗的威胁升级与消费者网络消费的便利性需求息息相关。在亚太地区,在与新企业进行交易时,94%的中国大陆消费者对企业共享其个人数据持开放态度,以获得更便捷的服务或消费体验。

便捷背后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数字和移动经济体之一,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采用移动支付的比例最高(约为60%),移动支付体验也最为积极。电子商务以及包括支付宝和微信在内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的迅速发展极大推动了这一趋势。”但益博睿大中华区总裁黄坚同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采用更为快捷便利的方式购物、收付款及与企业进行在线交易,网络诈骗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令人担忧的是,亚太区平均18%的消费者遭遇过网络诈骗,而在中国大陆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20%。”

根据调查显示,在亚太区,中国大陆消费者最愿意与企业共享个人数据,“只要这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更高效的欺诈识别体验。”黄坚补充。

不过报告中显示,相比个人基本数据(姓名、邮件、电话)的分享,消费者对于分享个人保密数据(生物识别信息、账号等)和人口统计信息(婚姻、收入、年龄等)的意愿有着明显的下降。“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对于提升个人身份透明度,来帮助企业机构准确识别客户身份、防范身份欺诈的意识还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源于对企业机构信息共享的不信任,相对而言,银行和保险公司机构更能获得消费者信任。”黄坚说,不过,消费者也在便捷性和欺诈风险之间不断权衡。超过一半(51%)的亚太区消费者会在发生网络诈骗后更换服务提供商。

企业困境

目前,企业保护其消费者免受诈骗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利用高质量的消费者数据来有效验证交易的真实性。然而,报告发现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

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往往是有选择性地与企业共享信息类型,并希望清楚地了解到这些信息数据的用途。例如,在被问及是否愿意分享个人数据以供企业准确评估身份而防范欺诈时,亚太区受访的消费者中只有43%的人表示愿意。该比例在中国大陆达到最高(56%),而香港只有31%。

此外,5%的亚太消费者表示曾故意提交不准确的信息以避免个人数据泄露,还有20%的消费者在向企业提交信息时出现差错。

“现如今,个人隐私主要以数据、信息的方式存储,其产生、传播和使用都变得网络化、商业化。然而,我们的立法和执法显然还没有完全跟上这样的变化。”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邓学平曾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这导致的现实困境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更多的依赖互联网巨头的道德自觉。因此,当出现报告中所显示的,消费者有意向企业隐瞒真实信息时,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企业确定客户真实身份的难度,从而加剧了企业打击欺诈者时所面临的挑战。“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信任问题。企业必须采取更多切实的行动,让消费者真正理解使用个人数据进行欺诈保护的价值,并放心将个人数据交由其保管。”益博睿报告中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记者
关注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医疗、量子通信、科学产业化等,以及创投领域。
擅长上市公司的分析报道以及行业的深度报道,发掘行业的变化趋势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