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发动机“换”电池订单 比亚迪长安相互“绑定”成同盟

刘晓林2018-07-06 17:31

(图片涟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郭有信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经典。在商业竞争中,也同样如此。

7月5日,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电池合资公司之前,在今年4月,比亚迪已经同长安汽车在驱动“3合1”领域达成合作。比亚迪今年4月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技术,还包括电机、电控和变速器高度集成的驱动系统,以及DC-DC、充电器和配电箱3合1的高压系统等等,比亚迪将这一系列技术称为全新“e平台”。

而除了产品上的技术层面合作,长安和比亚迪还将“触角”伸到了更深的地方,双方未来还将在新能源整车、新能源产业链、智能网联、智能交互、无人驾驶等细分领域深入展开技术合作,探索PHEV整车联合开发及共享平台等。

据悉,长安汽车与比亚迪拟联合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业务为动力电池生产、销售等,在产能上,则按照10GWh规划,分阶段实施,一期达成5-6GWh,二期达成4-5GWh。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将联手打造一个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平台。

作为战略同盟的深度绑定,长安汽车亦将入股比亚迪电池业务板块,双方通过股权关系和资本纽带建立起更为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双方还将围绕电池回收再制造、电池快充、移动换电、充电高速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国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化能力。此前,长安汽车也入股了比亚迪的竞争对手宁德时代,但股份占比很低。此次长安入股比亚迪电池业务股份比例尚不知晓。

尽管如此,对比亚迪而言,这将是其开放战略中签约的第一个重磅伙伴。在商业模式上,比亚迪此前一直以高度垂直整合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度垂直整合有它的效率优势,但是在宁德时代突然杀出之后,也促使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缺点迅速显现。宁德时代上市之后,其市值超过了比亚迪,而在比亚迪的上市公司,其包含整车和电池等业务。

因为垂直整合的模式,比亚迪的电池也一直没有对外销售,这使得比亚迪在电池市场的占有中,被宁德时代赶上形成“两虎相争”的格局。在2017年下半年,比亚迪决意拆分电池业务,并改变原来的垂直整合模式,将电池对外销售,并重新梳理零部件业务,关停部门业务,通过外购零部件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比亚迪在最近半年多的时间中,先后与长城汽车和北汽集团有过接触,根据长城内部消息,双方可能会在新能源积分采购以及电池业务上形成合作,未来也可能在车型平台上进行合作。但目前这两个公司都还没有与比亚迪正式签约,或者向外公布其有合作意愿或者计划。与此同时,比亚迪在一些公司中也开始逐步实现电池外售的突破。

据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目前比亚迪已经获得了包括东风汽车在内的部分订单,正式对外销售电池。此前的6月1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申报第30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新车公示》)新产品,比亚迪除了为自家车型配套外,又增添了3家新用户。这是比亚迪在继第307批公告中为东风汽车配套两款纯电动专用车之后的又一大突破。

“在这一计划提出以后,我们的电池、电机、电控等多种核心零部件得到很好的市场化。”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而与长安的合作,将是比亚迪在开放的道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比亚迪与东风的合作,只是单个车型的小采购,而这次与长安的合作,则完全突破了简单的电池采购。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和长安将整合各自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网、共享出行等领域的资源,围绕汽车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汽车发展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表示,“我们也愿意把我们所有资源开放(给比亚迪)进行合作。”而从最现实的角度来说,长安汽车旗下拥有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等众多合资公司,另外长安汽车本身也是电动车销售大户,这将为比亚迪电池带来十分可观的订单。

投桃报李,作为回报,比亚迪则宣布在未来采购长安汽车的发动机等零部件。“有一些细分领域的零部件,像发动机。如果我们要用,比亚迪自己开发的话规模可能不够,成本比较高。长安有一百多万台的规模,这完全可以优势互补。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领域包括电机电控,因为我们目前电动车规模还是比较大,我们有成本的优势、技术优势,还有一些运行经验的优势。这些早就签了合同。”王传福表示。

而长安方面也对这次合作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朱华荣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进入临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整个产业需要变革。“我们中国品牌相对世界汽车品牌而言,现状还是多而散、大而弱。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新的一些竞争格局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朱华荣表示。而在这个过程里面,自主品牌汽车怎么来应对这种挑战?朱华荣认为,下一步汽车产业中圈层与圈层的竞争关系会形成——就是若干志同道合的品牌可能合作在一起,和另一个若干圈层、若干品牌组成的合作伙伴形成圈层进行竞争。

朱华荣认为,这种圈层合作将会使得自主品牌的效率更加高效,汽车产业会逐步整合更加优秀的资源来统筹发展、降低成本。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