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脱贫战:一场全业务链的联动创新

苏晶2018-07-13 15:4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苏晶/文 脱贫这项国家战略正在吸引科技型企业参与其中,后者的技术、平台和创新意识将给贫困地区带来更多可能。

7月10日,阿里巴巴发布第一份脱贫半年报,宣布其通过造鱼塘、育支点、聚生态三大行动指南,正在帮助贫困地区探索一套可适用、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模式。

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于去年12月1日正式成立,计划五年投入100亿探索互联网+脱贫模式,并承诺每半年向社会公布脱贫工作情况。

如今,经过半年摸索和实践,脱贫基金设定的电商、教育、女性、生态、健康五大脱贫领域均已明确行动路线图,贫困县域的各类试点正在逐步展开。

比如:女性脱贫催生“新职业”,陕西宁陕首批养育员上岗;蚂蚁森林上线四川平武关坝公益保护地,1000多万网友认领;河北滦平县职业技术中心设立淘宝大学培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菜鸟驿站在300贫困县建仓;顶梁柱项目筹资7500万元,为117.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投保;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助力脱贫对阿里巴巴而言不只是参与国家战略落地,马云在阿里巴巴脱贫基金的成立大会上说,脱贫将成为阿里新的战略业务。

在脱贫半年报的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党委书记、阿里巴巴脱贫基金秘书长邵晓锋同样强调,对于阿里来讲脱贫一定不是简单的捐钱,它是一项战略性业务。“战略性强调其重要意义,业务是描述其属性。无论是从社会维度、技术维度,还是经济维度来分析,脱贫有需求也有痛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找出致贫的原因和突破的路径。”邵晓锋说。

脱贫与商业的融合 

淘宝平台专门开设的兴农扶贫频道,已经覆盖8个省141个县,包含51个贫困县,接入商品701款。在整个阿里巴巴平台,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家级贫困县销售额超过260亿元,53个贫困县网络销售额超过1亿元。

这份成绩得益于阿里的电商平台实现的供需对接。阿里集团CEO张勇负责脱贫基金的电商脱贫领域,他表示,贫困地区有好的资源和产品,但是没有好的市场,通过阿里巴巴的中国网络销售平台,国家级贫困县能够货通全国乃至全球。

与此同时,阿里正在打造的新零售场景也在帮助贫困县农产品找到更多的线下销售通路。天猫超市、盒马鲜生、大润发、银泰等形成优质农产品销售矩阵,线上线下渠道同步触达消费者。

但是,张勇认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销售通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数据驱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知晓市场需要,将市场信息反馈给特色农产品产地,帮助当地根据市场需求有条件地发展产业。

“让上游感知下游的脉搏,不只是售卖产品,而是持之以恒地规划产业发展,形成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张勇跟媒体分享了自己的脱贫思考。

这样的思考反映到具体行动上就是阿里电商脱贫的“一县一品”战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巴蜀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农村淘宝与当地政府、维吉达尼公司一起用了三年时间打造了蜜瓜网红品牌——巴楚留香瓜,实现“一个瓜改变一个县城”,农民人均年收入从400元增加到了3600元。去年8月,农村淘宝、天猫联合建造的100亩连栋大棚“天猫沙漠蜜洲农场” 正式投入使用。

做巴楚留香瓜品牌运营的维吉达尼创始人刘敬文表示,巴楚留香瓜产业的形成是分工协作的结果。阿里扮演的不是收购贩卖农产品的角色,而是最早提出”一藤两瓜“和”一藤一瓜“的技术标准,当地政府则充当伙伴关系利用驻村干部制度盯着村民做标准。

巴楚县委副书记李永波看到了农民的改变,不仅是生活习惯和种植方式,最关键的是给农民带来了的商品意识。

2018年1月,阿里巴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10个像巴楚县一样的电商脱贫样板县,包括重庆奉节、云南元阳、甘肃礼县、新疆巴楚和吉木乃、内蒙古敖汉旗、安徽金寨、福建长汀、吉林和龙、贵州雷山等,探索“电商+脱贫”的路径。

在探索中,阿里人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脱贫产业孵化之路:聚力“一县一品”+打造农产品品牌+改造供应链。

张勇认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化是商业的机会。品牌是一种质量标准、用户认知的凝结和沉淀,建立来自贫困地区的品牌,从而把品牌和地方联系在一起,达到 “地方”成为产品和品牌代名词的效果。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内涵价值,创造更多的溢价。

品牌是用户外向认知的质量标准,而内涵的质量标准则需要从生产源头把控。如同为巴楚留香瓜设立“一藤两瓜”和“一藤一瓜”的标准,阿里巴巴还与贫困县当地政府共同整合农资农技,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

巨大的商业机会随着脱贫事业展开,在张勇看来,订单农业可能会在某些现有条件不佳的贫困地区率先实现。因为贫困地区既定基础薄弱,必须尝试新的模式。“整个电商脱贫立志在做的事就是,在贫困地区的“新赛道”上率先实现C2B订单农业。”

100亿撬动1000亿

脱贫战略已经融入整个阿里巴巴业务战略之中。

阿里巴巴脱贫基金的组织结构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朱承,四位副主席,蔡崇信、张勇、彭蕾、井贤栋分别从电商、女性、生态、教育、健康五大业务领域来寻求脱贫的突破口和路径。

邵晓峰表示,在此基础上,脱贫基金还要带动更多阿里的技术,医疗、物流、文娱等更多的业务和资源,以及无数的阿里生态伙伴的力量共同投入此项事业,这才是阿里巴巴脱贫基金的价值所在,“用100亿元的投入撬动1000亿元的脱贫效应”。

受马云公益基金会在乡村教师项目的影响,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选择了自己喜欢又意义重大的脱贫领域——教育脱贫。

他表示,把教育脱贫当作业务来做,不光看结果还要看过程,有时候的城市是偶尔的成功,需要不断地做检验,寻找出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5月7日,阿里云启动教育脱贫计划,首期与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大数据管理局合作,计划三年内,为贵州省培训超过8000名贫困大学生、贫困地区技术从业者;6月24日,钉钉启动新校招平台,为贫困地区大学生打造公平透明的就业机会;7月6日,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与河北省滦平县合作,设立淘宝大学培训基地,提升滦平县职业教育水平……

这是蔡崇信任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副主席之后推动的脱贫行动,涉及到阿里云、钉钉等多个业务部门。

在生态脱贫领域,蚂蚁森林已经从个人参与的环境治理平台升级为生态脱贫平台,试点项目已经开始展开:5月,四川平武县的第一块社区型公益保护地关坝保护地在蚂蚁森林上线,截止7月7日,1800多平方公里保护地被网友认领一空。未来,蚂蚁森林还将上线经济树种,首个试点将在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敖汉旗落地,将给当地贫困人口带来工作机会。

阿里巴巴鼓励所有的员工参与到脱贫战略中来。据阿里巴巴脱贫半年报显示,半年多时间,阿里超过1000多名员工投入在脱贫业务上,实地走访了超过百个贫困县,贫困相关的差旅包括飞机3700多次、火车6700多次、汽车4000多人次,阿里员工的足迹最东到达祖国黑龙江抚远县,最西到新疆巴楚县边疆吉木乃县,最高去到4119米的西藏中乡建立菜鸟驿站。

脱贫是阿里公益文化的重要部分。2018财年,阿里人为社会公益超过了20万小时,员工平均3.25个小时。核心管理层成员达到6个公益时,阿里36位合伙人平均高达12.37个公益时。 

阿里的员工都要参与脱贫,并且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温度的人,并把这份温度带回到自己的岗位和工作中,让技术、产品都能更有温度,去推动更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在邵晓峰看来,这就是阿里巴巴的脱贫观。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