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剧到悲剧,章丘铁锅期待重生

张百忍2018-07-14 12:2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张百忍/文 今年正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播出,其中一段六分钟的内容,让原本默默无闻的章丘铁锅一夜爆红,三万六千次打制成锅,成为工匠产品的代名词。网红铁锅一夜之间销量增长几千倍,价格也从两三百元飙升至六七百元甚至千元。在巨额利润和商机的驱使下,当地的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制锅大军。干装修的、跑运输的都打起了铁锅,会的也打,不会的也打,全章丘响起了打锅之声,为了当地的普遍现象。

事实上,当地原本只有两家铁锅作坊,后来一度达到170多家。局面极其混乱,产品参差不齐,销售乱七八糟,品牌弃之脑后。一阵狂飙突进之后,才短短几个月,章丘铁锅已乏人问津,作坊只剩下30多家,目前价格便宜还得送货上门。

为何转眼之间,章丘铁锅的喜剧就变成了悲剧?

说白了,铁锅是个打铁的行当,是传统农业社会一种较为普遍的兼职营生,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产业补充。而章丘铁锅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精细化的十二道工序的较为规范的流程化操作,这使得该产品具备了一定的工匠基础。然而在工业化社会的冲击之下,无论成本还是时间,都无法形成规模生产,也无法和流水线压制成锅的效率形成竞争,所以导致章丘铁锅业几十年来迅速衰败。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基本产品的满足和购买力的提高,使产业升级的需求大增,高品质的产品供应不足,但国内这样的精品确实稀缺。如今,工匠精神一再被提倡,也才有了去日本买个马桶盖,去德国买把双立人菜刀这种事。《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档网红节目就恰好引爆了人们对精品的这种需求,人们在看完500秒的视频后,自然而言地把这口锅当成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产品代表。所以,这是这个产业在互联官传播时代难得的契机。

但是,契机并不意味着谁都能抓住。从结果来看,章丘铁锅一夜爆红,根基不深,一阵风又折断了,所以,这也需要各方做大量专业细致的工作。毫无疑问,章丘铁锅是一块金字招牌,要维护好这块金字招牌,还得在品牌的授权、监管和维护方面做足文章,提升产品标准,优化行业协作,以诚信经营规范整个行业。目前,章丘铁锅正在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尽管取得地理标志之后,就能名正言顺打击“李鬼”,但这还只是迈出了品牌保护的第一步,下一步还需构建行业标准,明确章丘铁锅的质量红线,将那些非章丘、非手工的“李鬼锅”逐出市场。

如此工匠产品,应该有产业和产品标准,应该有品牌和运作,应该有各个企业的联合呵护,才能把一夜爆红变成持续红火的产业。很可惜的是,在章丘铁锅爆红之初,这些事几乎都没有人去做,大家还是遵循了农业社会的简陋商业理念,就是有钱大家赚,先来赚快钱,没人顾长远。一窝蜂上马,品牌被迅速透支掉。一夜之间变喜剧,然后利益驱使和无人管理之下,成了闹剧,脆弱的产业经不起折腾,于是几个月后再变悲剧。如此双输局面及中间教训,确实应该引起参与者与监管者的深思。

日前,山东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区域。老产业如何焕发新生,政府与企业,乃至行业协会,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章丘铁锅给大家上的很好的一个MBA案例,尽管它目前看失败了,但如果能总结教训,又何尝不能再次转换新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其他产业以借鉴。

(作者系经济专栏作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