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张邦鑫:互联网正重构学习 未来每个老师都有AI教学助手

郑淯心2018-07-19 16:1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在7月18日举行的2018好未来人工智能大会上,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称,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科技正在重构教育模型,帮助老师从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创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上来。而好未来的目标,就是研究学习的科学,让学生科学地学习。

他分四步阐释这个观点。

第一,他认为数据化是教育分工的基础。没有数据的教学很难有针对性。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数据,在教学中就无法大规模地实现因材施教,也无法实现教学的分工。因为老师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无法记住那么多学生的信息,也无法解决每个人的具体问题。

近年来,好未来在这个方向做出了一些投入和研究,比如通过ITS(智能教学系统)、云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完成课前预习、复习,例如好未来的“魔镜系统”,可以很好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让老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张邦鑫称,“学习”和“教育”不太一样,“教育”是一个社会对人自上而下的要求,学生是被教育的;而“学习”是一个人自下而上的要求,是“主动想学习”。

几年前,好未来推出了双师模式,让一个“主讲老师”可以给一百个班乃至更多的班级上课,每几十个学生可以在线上或者线下配一个“辅导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学生课堂的“学”,“辅导老师”负责学生课前与课后的“习”:课前带学生预习,课上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讨论,课后帮助学生复习、判作业、给学生进行答疑。

“学习”两个字,在今天因为互联网实现了分工。从前的学习,由一个老师负责,而今天分成两个或多个老师负责。这是人类教学中,在某种程度上首次在学习上产生正式分工并且开始被大规模使用。目前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和家长对双师满意度与原有模式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地区满意度数据更好。

第三,他看到人工智能将会融合教育。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不止拍照搜题、手写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更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直接的知识传授。

好未来已经尝试了一些人工智能的课程,通过AI老师和学生实现人机交互,学生也比较欢迎。他认为未来“教知识”将是“AI+”的模式,而“育人”则完全以老师为主体,属于“+AI”模式,AI为老师赋能。

未来是人机协同、人机融合,而不是机器取代人。人工智能也许翻译为“机器智能”更准确,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差距非常大。人类智能的维度高出人工智能很多倍,也许某一个特定命题领域人类比不过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但人类的全面性,人类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人工智能无可取代的。所以,科技和人工智能正在将老师从繁重、低效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做有创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

最后,张邦鑫称AI+脑科学”研究将成为智慧教育的基础。脑科学的另一个维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度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解析学习形态、难度与年龄阶段等底层规律。

他称,未来每个老师都应该有一个AI和脑科学的教学助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市场发展和公司动向,擅长深度调查报道、高端人物专访和产业剖析。
线索请联系:zhengyux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