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主持召开首次国改组会议背后深意几何

王雅洁2018-07-27 18:0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雅洁 实习记者 夏瑞敏 曾参与多项国家改革方略设计,探寻中国改革之路的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正式成为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7月26日晚间,中国政府网消息,他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传递出一系列未来国企国资改革的新信号。

在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看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小组成立已有三年,而此次的小组会议乃是换届过后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次会议。刘鹤的加入,意味着国企改革小组在中央层级的提高,体现着政府对国企改革的重视和改革力度加强的决心,也使得国企改革更具全局性意义。

他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在今年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面对愈发复杂的国际贸易投资和国际竞争局面,面对逐渐焦虑的国内外财经人士和大大小小的经济从业人员,对国企改革的进一步重视也是在传递这样一个消息,即国有企业会在市场化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摆脱以往过度依赖资源倾斜、政府补贴的困局,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发挥国有经济真正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思路

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在上述会议中,刘鹤透露了下半年的最新国资国企改革思路。

会议表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改革任务仍任重道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中央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信息公开打造“阳光央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会议强调,下一步,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好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加强国企领导班子建设,调动干部和广大职工积极性,强化激励机制,健全责任制度。要抓好对国企改革全局指导,引导企业做好发展长期规划,界定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认为,从这个会议可以看出国资监管曾下一步打算怎么干。

从大背景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大背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成就”是一个基本定位。完成了什么?从四个方面看,一是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文件,二是实施了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三是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四件大事,带来的结果是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这五年的重要动力,是充分肯定的。2010年后中国经济在波动中下行,国企也是连续48个月下行。十八大后,我们是开船偏遇顶头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5年11月的提出与持续推进,2016年10月发生转折,现在已经国家连续21个月经济稳定在6.7到6.9这一区间,企稳的态势趋于明朗。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重要的是结束以投资刺激的发展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利润行业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总体稳步发展、行业分化加快、结构趋向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红利的形成,是影响中长期的重大变化。

今年国企改革究竟要干什么?

李锦认为,上述会议在强调任务时,涵盖了包括加快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项内容。

他说:“这是当前工作,也是下半年工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前两项工作是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重头戏。”

党的十九大报告亦曾明确“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调机制改革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企改革,干脆利索,就是一句话。体制改革重点抓“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重点。

在李锦看来,刘鹤一上来就抓上述两件事情,可谓重点突出。

深意

值得注意的是,该会议上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重新加上“积极”二字。

李锦分析道,“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句话,很值得思考。

2017年春天,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他表示,联通的混改方案出台,垄断领域国企混改力度之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作为央企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试标杆,给人感觉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攻城突破,初战告捷,是给十九大召开之前为国企改革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舆论中也出现杂音,有人呼吁停止混合状态。

王军则认为,此次国企改革小组第一次会议所传达出来的理念不是大进展和大突破,仍然是对两年以来国家政策的延伸和落实,对已有方案的细化。

他也认为“分层分类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颇有新意,王军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作为动辄关系国计民生、对中国经济总局势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国有企业来说,其复杂的情况就要求在进行混改的时候更加谨慎,不能一刀切。

王军说:“我认为提出分层分类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有些国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有些则具有市场性。有些关系国家命脉的领域不能放开,有些却需要竞争性领域来激发活力,参与市场机制。而从另一个分类框架来说,央企和子企的改革推进也需要分类讨论。”

在他看来,层级越低的企业,它改革的必要性、力度强度、吸引民间资本的活力都会增强。对于同一系统下不同层级如何进行分层分类,如何有的放矢,逐步改革,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小组在统筹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则认为,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对当前中国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进行深刻研判的基础上,为下一阶段深化国企改革明确了基调,指明了方向,总体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中国国企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用了“历史性成就”一词,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突破性的进展,一系列改革文件、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推动国企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也为下一阶段深化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深刻指出了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企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正在增加。同时,国企内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比如结构性过剩较严重、杠杆率较高、部分领域改革未达预期等。

吴琦表示,国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会议明确了国企改革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与中国经济工作总基调相符。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稳就是要把握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掌握好国企改革的节奏和力度,扎实推进。在内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强调稳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进是稳的目标和支撑,进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不断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化发展、向全方位突破,突出重点,在关键领域有作为有进取;二是从全局观念研究探索国有经济功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创新国企监管方式、公司治理模式和经营管理机制;三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引导国企树立长期发展理念,聚焦主业,主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从具体举措来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按照“结构性去杠杆”的思路,国企降杠杆仍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以强化资本管理为准绳,严格控制增量债务,推动国有企业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

吴琦分析,未来,可以加快建立国企资本补充机制,允许企业通过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多渠道、多元化补充资本,确保企业资本充足率保持在稳定合理的水平;加快建立国企资本约束机制,通过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资本金约束,合理确定业务发展规模和速度,推动企业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

另一方面,以优化债务结构为主线,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推动国有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将去杠杆与去产能、去库存相结合,与结构调整、需求管理相适应,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推动企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

以央企金融业务发展为例为例,王军认为下一步的发展应该着重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将实体企业和控股的金融企业进行风险隔离。这种隔离主要是为了防止两个层面上的风险,一是避免实体企业过多利用金融平台提供的金融支持进行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金融机构过分向拥有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企业靠拢。提出关联交易必须要符合监管要求,不要触控治理的底线。这一横跨金融和实体领域的问题理应得到重视,以此方式能够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