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警惕下半年通胀超预期

张玮2018-08-09 13:2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张玮/文   7月,CPI当月同比 2.1%,预期 2%,前值 1.9%;PPI当月同比 4.6%,预期 4.5%,前值 4.7,通胀数据超预期。

CPI方面,非食品价格上涨2.4%,影响CPI同比约1.96个百分点,是带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汽油和柴油最为突出,分别上涨22.7%和25.1%,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食品方面,部分地区由于雨水较多,影响蔬菜生产和运输,鲜菜最终上涨3.8%;但鲜果供应旺盛,价格同比仅上涨了0.4%;肉类方面,猪肉价格仍低于历史同期,同比下降9.6%,羊肉上涨最为明显,同比提升13.3%。

图片1

图:CPI同比(%)

PPI方面,与能源相关的行业涨幅整体靠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涨幅扩大最为明显,同比上涨42.1%;其次是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上涨24.6%。相比之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价格有所下降,主因前期高利润驱使钢铁行业有扩产能冲动:上半年钢铁行业量价齐升,企业效益持续好转,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3%;利润总额达1392亿元,同比增长151.15%。在利润诱惑下,部分企业不履行产业置换要求,“以停代拆”,变相扩大产能。产能扩大提升总供给,削弱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预计下半年去产能督查力度会进一步加强,钢铁价格存在回升预期。

图片2

图:PPI同比(%)

其实,通胀数据超预期并非偶然,下半年乃至2019年的通胀中枢都存在抬升预期,主要基于四点原因:

一是半个月前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等“六个稳”,唯独没有“稳通胀”。不仅如此,还把“稳就业”放在第一位。按照菲利普斯曲线原理,通胀率和失业率呈现反向关系,如果想要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就要容忍更高的通胀水平。政策层应该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早有判断,考虑到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不仅仅是出口层面,更可能殃及到国内制造业,因此,稳就业成为第一要务。也许有人会产生质疑:在外部压力抬升的情况下,通胀上行是否会伴随利率中枢上移,从而进一步抑制国内投资?笔者认为,政治局会议主张明确:去杠杆的方向不变,即便存在“放水”预期,也绝非“大水漫灌”式的传统货币宽松。预计明年实际的货币政策可能中性偏紧,“放水”更多源自对特定产业的定向降准和财政扶持。

第二,今年部分地区存在涝情,经验判断,次年有可能出现旱情。无论哪种情况,都意味着粮食减产压力不容忽视。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20日,夏粮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3229.3万吨,同比减少1727.1万吨。其中,安徽收购350.4万吨,同比减少419.1万吨;河南收购678.1万吨,同比减少874万吨;湖北收购108万吨,同比减少91.1万吨。粮食的减产意味着食品价格走高,对CPI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第三,贸易战并未减退,在互加关税的影响下,部分商品价格走高,特别是美豆会拉动豆粕(猪饲料)价格上涨,进而影响猪价。

第四,原油带动的输入型通胀。

(作者系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