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天实现交付 上汽大通个性化定制痛点打通

张煦2018-08-10 09:3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煦 “当时觉得太过激进,现在回看相当英明。”8月9日,上汽车集团副总裁蓝青松笑容可掬,在陈述个性化定制C2B实战一年中自己的感受时,如此表示。

8月8日晚,上汽大通刚刚宣布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继MPVG10之后,另外一款全新MPV车型G50首次亮相,并率先抛出了“收集定价”环节,即车型定价体系如何,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另一件事是,其C2B正式进入2.0时代,全系车型都将接受个性化定制,且可通过网上实现。

这不仅意味着,作为个性化定制C2B模式的首创,上汽大通将这一模式再度升级与深化——产品定义、开发、验证、选配、定价、改进都有用户的参与;也意味着,在C2B的道路上,上汽大通没有成为“先烈”而是真正地成为了“先行者。”

一年前的8月8日,上汽大通SUV产品D90正式上市。在业界看来,这标志着上汽大通在2016年抛出个性化定制的模式之后,终于开始经受市场的检验。所谓个性化定制,是指用户可以通过这一模式的核心“蜘蛛智选”智能选配器,随心所欲地对车型进行订制。以上汽大通G50为例,其共提供了40个大类100项高感知配置可选,让客户自由匹配自己的车型。

在当时,业界的质疑之声在于,这是由商转乘的上汽大通,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无奈中找的噱头。也有声音认为,大通很可能将复制上汽通用五菱的模式,在低端领域停滞不前。更普遍的悲观者认为,虽然背靠上汽集团,但在乘用车领域经验乏善可陈的上汽大通,很难跑通个性化定制,并成为互联网时代汽车行业转型的前锋。

上汽集团的想法是,将上汽大通的定制化,打造成为继丰田精益化生产之后的第三种生产方式。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蓝青松始终认为,“虽然背靠上汽,但上汽大通即要完成销售目标,又要完成C2B转型,并不轻松。”

首先,C2B成败的因素在交付周期上,蓝青松坦陈,由于此前经验缺乏,D90刚上市时,从网上下单到最终交付,周期长达四个月,而现在已经降到了29天。即将上市的G50,将有望缩短到28天的周期。

其次,是成本问题。在业界看来,与大批量的生产相比,定制化车型显然成本较高,且销量越多,难度越大。“虽然初期成本确实高,但我们自己不断进化,过了这个槛,就会好很多。”蓝青松称,定制化绝不意味着高成本。“因为技术在进步。”

对此,上汽大通副总经理王瑞进一步解释称,由于从一开始就按照定制化来设计,全系车型照此做下来,在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跑通之后,成本并不高。“我们靠数据化的方法,来处理选装,在线和用户沟通交流。智能化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我们就可以从容地应对。”

再加上消费者选配车型配置并不集中在低端,也令上汽大通信心倍增。“D90上市初期到去年年底,平均售价为20.3万元。在合资品牌价格都在不断下探的时候,我们产品的价格还能向20万元以上挺进。”蓝青松说。

不过,蓝青松坦陈,在C2B初期,最始料未及的难点,则是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

依据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经销商愿意大量销售库存车,想方设法地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向现有的库存车引导。再加上经销商对库存车型的促销力度会大于定制款,这就成了“左手打右手”。“相当于传统销售力量和模式在制约C2B模式。”蓝青松称,在这一压力之下,今年4月份,蓝青松率领经销商进行复盘,不再允许有库存定单。

此外,经销商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上发展尚不均衡,也是上汽大通的压力之一。据蓝青松透露,上汽大通目前存在着40家经销商卖了70%销量的情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经销商的成长还需要时间。第二梯队的经销商在不断增加。”

如今,上汽大通终于可以用销量来证明自己。当2017年中国乘用车增速为1.4%的时候,上汽大通在当年跑出了54%的同比增幅。2018年上半年,其累计销售整车43460辆、同比增长55%,大通D90的定制化率高达90%以上。

在蓝青松看来,目前,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上汽大通的C2B模式实现了企业与用户及伙伴的数字化直联。在C2B 进入2.0阶段之后,上汽大通在售的SUV D90、MPV G10 PLUS、宽体轻客V80、T60皮卡以及刚刚亮相G50,都会进入C2B定制行列。

此外,“蜘蛛智选”还将走向全球。上汽大通将以澳新地区专营店为试点逐步推广,让国外用户也能获得3分钟选出一台个性之车的体验。

在产品层面,G50会在今年12月中旬上市,而下一款SUV将在明年6月上市。此外,上汽大通的新能源产品,基于中型乘用车平台的多款产品也会在明年陆续上市。

目前,保时捷、路虎、玛莎拉蒂等超豪华车型亦竞相推出个性化定制,威马、蔚来等新造车企业,也在尝试“定制化”的生产制造模式。上汽大通或将在这一领域,为新到来的车企提供可借鉴的蓝本。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部记者
长期关注智能汽车、共享驾乘、新能源等未来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变化;关注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上市公司新闻。对汽车企业的全球动态、战略变化、品牌传播,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