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确认“联姻”夏晖 加码冷运供应链物流

李华清2018-08-11 15:3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8月10日,顺丰控股(002352.SZ)与夏晖在深圳召开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新夏晖的发布会。早在今年3月,就传出顺丰控股与夏晖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这一消息得到证实。

“联姻”成功

去年6月,夏晖物流总裁Haluk Ilkdemirci致信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的全体员工,称拟找一个在中国经营的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将业务更快地拓展至中国的更多地区。Haluk Ilkdemirci在信中跟员工们承诺:“请记住,我们承诺致力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与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继续为夏晖全体员工提供一个成长进步的工作环境。”

当时夏晖物流总裁透露,预计在年底完成合作伙伴的甄选。今年3月,传闻夏晖“牵手”顺丰控股。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夏晖处获悉,目前新夏晖有100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员工是原来夏晖在中国的职员,新夏晖的大股东是顺丰控股,新夏晖承接原来夏晖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供应链及物流业务(包括国内货运管理)。

顺丰控股相当看重与夏晖的“联姻”,发布会现场,鲜少露面的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上台发言,称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顺丰的发布会。发布会当天,40多万的顺丰员工得到顺丰在麦当劳订制的“顺丰夏晖庆典套餐”,套餐价值1500万元。

王卫透露,顺丰控股与夏晖的联姻主要得益于麦当劳中国在背后的撮合。“刚开始在去谈这个项目的时候,麦当劳中国区董事长张懿宸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张懿宸既是麦当劳中国区的董事长,也是中信资本的董事长,而中信资本又投资了顺丰。

“目前(新夏晖)还沿用之前的公司实体,也就是夏晖在中国的13个物流中心。”夏晖中国区企业与传播公共关系经理王瑞青向经济观察网记者介绍道。

顺丰控股和夏晖并没有透露为成立合资公司投入了多少钱,双方占股比例也不详。但新夏晖董事长黄斌在发布会上介绍,顺丰控股与夏晖的合作创造了顺丰历史上的多个第一:“这是顺丰在供应链服务方面第一次这么大手笔的投入,这个联姻意义非常重大,未来顺丰会从一个快递公司向更快、更好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公司发展。”

利益互补

如果夏晖想在中国找一个合作伙伴,顺丰控股大概是不错的选择。夏晖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美国企业,业务布局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万名员工。夏晖成立之初就是快餐巨头麦当劳的“御用”物流供应商,主要做多温度食品分发,时至今日,麦当劳仍是夏晖最大的客户,不过主要客户拓展到美国连锁快餐品牌Subway、比利时巧克力品牌Godiva。

1981年,夏晖跟随着麦当劳进入中国香港,1990年又跟随麦当劳进入深圳。算起来,夏晖在中国的运营已近40年,但夏晖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相对陌生,一来由于中国的冷链市场发展缓慢,二来夏晖主要做To B业务。夏晖在中国最大的品牌曝光事件当数2008年时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冷链供应商。

去年中旬,夏晖物流副总裁公布的合作伙伴标准中写到希望新伙伴“拥有的资产和基础设施能够帮助我们加速并持续我们的业务增长;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拥有强劲的品牌形象和客户基础,以便我们实现优势互补;同夏晖合作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以及新甄选的合作伙伴)从中受益。”

顺丰控股是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主要做To C的业务,品牌知名度更高,物流网络也更庞大、深入。顺丰控股2017年年报显示,顺丰地面服务网络方面,已有12000多个自营网点,覆盖全国334个地级市,城市覆盖率达到99%;2672个县区级城市,县级覆盖率93%。

顺丰控股自然是看上夏晖的冷运技术。2014年,顺丰控股对外发布冷运品牌,目前顺丰优选配送海鲜水产、新鲜水果、低温奶制品、冷藏品、冷冻品等对温度控制严格的商品。顺丰控股2017年的年报显示,冷运主要服务生鲜食品和医药行业客户,已经建立51座食品冷库、108条食品运输干线,3座医药冷库、12条医药干线。顺丰控股的冷运业务目前只占总营收的3.23%,但增长速度快,2017年增长了59.7%,不含税营收22.95亿元。

国内的冷运市场规模相对发达国家一直偏小,存在成本较高、技术受限等问题。但随着新零售和生鲜战役的打响,冷运食品前景看好。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0%。

“关于冷运,我在这里想说,第一,冷运是顺丰的战略,新夏晖是主要承担起冷运战略的新公司;第二,我就是因为看重夏晖的国际质量标准,希望夏晖的标准也能够帮助提升中国冷链的标准。这是新夏晖,也是整个顺丰的使命。”王卫在发布会上说道。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关注华南地区龙头企业,重点关注制造、教育、科技、文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