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美联储加息、央行降准 中行净息差回升

胡艳明2018-08-31 11:1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增长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5.21%;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8月28日,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公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

8月29日晚间,中国银行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时召开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行新任行长刘连舸与副行长张青松、副行长刘强、副行长林景臻、首席风险官潘岳汉、首席信息官刘秋万就经营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调整信贷结构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合计分别达到20.29万亿元、18.68万亿元和1.6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4.25%、4.44%、2.16%。

存款方面,截至6月末,集团客户存款较上年末新增6949亿元,增长5.09%,增速快于贷款增速,在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48个百分点。

主要财务指标方面,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1.16%,净资产收益率(ROE)15.29%。非利息收入占比29.74%,成本收入比25.78%。资本水平保持充足,资本充足率13.78%。

中行副行长林景臻介绍,截至6月末,境内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4145亿元,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如下:

一是,适度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较年初新增1,561亿元。新增贷款重点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民生消费、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支持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

二是,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中行继续执行差异化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优先支持居民住房自住性需求,保持个人贷款合理投放。上半年,境内人民币个人贷款较年初新增2,101亿元。

三是,做好普惠金融,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普惠金融服务做好做大做出特色,维护就业主渠道稳定。对普惠金融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提高考核权重。二季度普惠金融贷款符合MPA考核要求。

四是,发挥海外优势,支持“一带一路”地区建设。推动沿线国家与我国相互投资,累计提供授信支持1,159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净息差改善得益于三个方面

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集团净息差达到了1.88%,比去年全年上升了4个基点,比第一季度上升了3个基点。其中二季度净息差是1.90%,一季度1.85%,环比上升了5个基点。

张青松副行长表示,中国银行集团净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

第一,受益于美联储加息,中国银行境外资产收益率持续走高,推动了我行境外机构净息差的上升。

第二,我行主动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的占比同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

第三,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境内人民币存放央行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同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

展望2018年全年,张青松称,中国银行的净息差仍面临着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是,美联储将继续进行加息,我行外币息差有望保持上升趋势。二是在当前强监管的环境下,对存款基础较好,客户基础稳定,项目储备相对充足的大型银行而言,市场竞争力将会逐步提升,这将有利于净息差水平的改善。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对客户存款的争夺日趋激烈,我们需要加强对存款成本的控制。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18年我行净息差将稳中向好。”张青松表示。

不良率降低到1.43%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中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633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53亿元,同比多化解18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64.79%。

首席风险官潘岳汉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防范和化解风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财政金融运营总体稳健。

潘岳汉表示,中行的新发展战略对于风险管理工作要求:一方面抓风险化解,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完善长效机制。

从风险化解方面来看,努力整合行内外资源,持续推进不良化解工作向精细化转变,对潜在风险,持续推进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开展了多个领域、多个维度的风险排查,力争实现潜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化解。

在长效机制方面,中行紧紧围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努力提高行业研究和组合管理的前瞻性,持续优化信贷行业结构,对大户风险突出的问题,加大了大户集中度的管控,实行大户信贷经营管理责任制,强化了各级机构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

“总体来看,我行集团口径资产质量整体稳定可控,是我行坚持信贷结构调整,强化授信风险管控,加大清收化解力度等方面工作成效的体现。未来,我们将在上述方面持续努力,预计我行2018年资产质量仍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潘岳汉说。

推动数字化转型

根据中行中期业绩报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95.32%,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到106.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02%,其中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到8.32万亿元,同比增长72.74%,且加快网点智能化建设,智能柜台境内网点覆盖率达到93.6%。

“我行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科技引领,打造用户体验极致、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首席信息官刘秋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数字化推动重点业务发展。在对私领域将重点发展手机银行,打造综合金融移动服务平台;在对公领域将重点打造交易银行,形成面向企业客户的综合服务平台;在网点转型领域重点推进智能柜台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智能柜台的全辖推广,覆盖了33大类132个服务场景;在风险管理领域重点打造智能风控体系。

二是用数字化推动全球化金融服务。今年4月份,中行完成了覆盖50家海外机构的海外蓝图工程实施,实现了海外信息系统的整合上收和集中运营。

三是用数字化夯实科技基础。中国银行三大技术平台基础建设今年将取得关键性的成果。

刘秋万表示,中国银行高度重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研究,并将其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入融合,推动流程优化,促进业务创新,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对于未来工作规划,行长刘连舸表示,未来中国银行将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更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更有力服务实体经济作贡献。特别是,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二是聚焦手机银行建设,力争在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三是围绕国家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营销。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深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自贸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北京冬奥会提供金融支持。四是加强条线协同,加快个人金融发展。五是适应监管变化,推动资管业务发展。积极顺应资管新规出台后市场格局的变化,调整业务模式,提高投研能力,加强销售能力建设,扩大海外资管规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