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险企中报透视:续期拉动业绩,新单业务、投资存压力

姜鑫2018-09-04 16:1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阵痛期卸趸交包袱者有之,成效初见期交发力者有之,新单承压者有之……

中报揭示了上市保险公司的转型之路。尽管数字并不亮眼,第二季度逐步企稳的负债端方向得以明确;投资端却不尽然,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多重因素频发,权益市场的不乐观给资金运用带来阴影,收益情况分化明显。

与往期相同,中国平安依然首家披露上市保险公司,8月21日,中国平安交出了日赚3.17亿元的中期成绩单。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作为业绩贡献的中流砥柱,净利润达到343亿元,同比增幅44.2%。

中国人寿紧随其后,8月23日晚间在中报中披露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071.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23亿元,同比增长34.15%。

中国太保于8月27日交出了营业收入2046.94亿元、净利润82.54亿元,其中太保寿险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幅48.4%。

而新华保险净利润57.99亿元,同比79.1%的增长。准备金、剩余边际的稳定释放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推动力,有分析师在研报中称,上半年会计估计变更释放准备金1.5亿,考虑到去年同期增提20亿,预计扣税后合计拉动业绩增长近50个百分点;其次,上半年剩余边际余额1842亿,同比增长8%。

以此计算,四家上市险企上半年人身险业务合计利润达630亿元,日均利润超过3.45亿元。而另外一组数据值得注意:在披露上半年经营情况的寿险公司中,43家寿险公司实现盈利,36家陷在亏损泥潭,79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849.7亿元,而上述四家险企利润总额占比高达74.1%。

的确,新的竞争态势下,上市险企场分额也在提升。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新华保险中报显示,报告期内,三家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2%、16.8%以及4.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2.3、4.1以及0.8个百分点。

新单业务下滑

银保监会曾披露保险行业上半年经营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23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34号文过后,快返型产品销售受到影响,行业保费增幅放缓,尽管有续期拉动,四大险企同样受到影响。

中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分别实现规模保费收入3520亿元、3604.82亿元、678.7亿元以及1310.37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22.6%、4.2%、10.8%以及18.5%。

转型路上,压力更多的体现在新业务价值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的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87.57亿元、281.66亿元、162.89亿元以及64.51亿元,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中国平安微增0.2%外,其他三家分别出现了23.65%、5.3%以及17.5%的降幅。

半年报中,中国太保表示,受产品切换、市场利率变化以及去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个险新保增长承压,上半年实现新业务价值同比减少。而

面对这一问题,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也做出了回应。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表示,“去年新业务价值增长受特殊因素影响,去年一季度末受监管影响部分产品面临停售,与此同时,在去年一季度保障型产品增长很快,这意味着新业务价值有很高的基数基础,因此与去年相比,2018年数据同比出现下滑,但2018年二季度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已呈现出稳定的增长,预计下半年新业务价值将有所回升。”

中国平安人寿新业务价值第二季度同比增长9.9%,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的局面。

新单业务减少的同时,上半年险企营销员产能及佣金也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营销队伍规模分别为139.9万人、144.1万人、33.4万人以及83.9万人,合计规模406.8万,其中,中国人寿、新华保险较年初出现微降。

数据显示,此前收入在业内较高的平安寿险代理人首年规模保费为9453元/人均每月,同比下降24%;代理人个险新保单件数1.29件/人均每月,同比下降7.2%;代理人收入6870元/人均每月,同比下降4.8%。

新华保险上半年月均人均综合产能5187元(月均人均综合产能=月均首年保费/月均规模人力),也同比下降26.2%。而中国太保的半年报则显示,其保险营销员每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为1217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2%。

续期拉动明显

在中报中,几家险企在介绍公司业绩亮点时,均提到了业务结构的调整。

“本报告期内在大幅压缩趸交保费512.47亿元的基础上,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604.82亿元同比增长4.2%,这个增速有可能慢于其他几家上市险企”,林岱仁如是表示。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趸交业务保费由2017年同期的596.67亿元大幅压缩至86.38亿元,同比下降85.5%。

趸交压缩后,首年期交和续期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半年报显示,中国人寿首年期交保费达817.12 亿元,同比增长5.1%;趸交保费为101.03 亿元,同比下降83.5%;续期保费达2351.61 亿元,同比增长30.3%,占总保费比重为65.24%,同比提升13.07个百分点。

早已在2017年不再下达趸交业务的新华保险续期占比则近八成。,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续期保费537.48亿元,同比增长27.6%;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9.2% ,较去年同期提升10.4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健康险首年保费在首年保费中的占比为55.5% ,较去年同期提升19.1个百分点。而因银保渠道2016年度销售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于2018年度达到退保高峰,新华保险上半年退保率为4.0% ,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在太保寿险上半年1310.37 亿元的保费收入中,个人客户业务收入1261.17 亿元,占比达90.0%,续期业务收入887.30 亿元,同比增长43.7%,占比67.7%。

投资业绩分化

2018 年以来,全球经济整体延续复苏向好态势,但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因素造成全球市场波动率上升。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结构性去杠杆继续推进,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债券市场利率中枢震荡下行,信用风险加剧;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波动加大。

对于保险资金来说,2018年上半年投资环境无疑是复杂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险企投资成绩单出现分化。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国平安寿险、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以及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7%、4.8%以及4.5%。就各家投资策略而言,中国太保上半年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83.3%,较上年末上升1.5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中国太保公司表示,上半年投资收益为29.65 亿元,同比增长16.3%,主要是因为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增加及权益投资资产分红收入增加。

中国人寿权益类投资变动幅度并不明显,其主要品种中债券配置比例由2017 年底的45.83%提升至47.21%,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017年底的17.33%变化至16.57%,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仅由2017 年底的10.32%变化至10.20%,债权型金融产品配置比例则由2017 年底的11.64%提升至11.70%。

投资收益较为理想的新华保险也是四家企业中投资规模最小的一家,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征表示,在投资策略上,该公司一直本着以固定收益为核心的理念来进行资产配置,上半年取得较为理想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与其此前进行的长期资产配置安排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未来的资产配置策略,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上述险企均表示以固收类产品配置为主,权益类控制仓位,灵活操作把握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前一度被认为有机会的港股,杨征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在他看来,港股同时受国内经济、世界经济以及汇率等多因素影响,相对于A股来说,不确定因素更大,因此对港股投资持谨慎态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