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新一轮IPO浪潮将改变中国城市新经济版图

苏晶2018-09-11 18:4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苏晶/文 2018年是新经济企业IPO大年,预计9、10、11月份港交所将迎来互联网、生物医药、高科技等公司上市高峰期。

9日,在深圳举办的“2018中国新产业峰会”上,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今年以来,香港和海外资本市场迎来中国新一轮新经济企业上市浪潮,原本领先的城市现在落后了,这会改变各城市在中国新经济版图中的相对地位。

根据巴曙松的统计研究,从筹资额和上市公司来看,2018年以来,在中国新经济版图中,北京遥遥领先,上海紧随其后,苏州、合肥、成都、广州、深圳、杭州都很活跃,但是,深圳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

中国处于新旧增长动力的转变时期,助力新经济发展,布局产业新城,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因此成为上述峰会瞩目的话题。

香港:用金融创新拥抱新经济

4月30日,港交所新订的《上市规则》条文正式生效,包括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华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便利第二上市渠道。该举措被认为是香港资本市场进行了25年来被视为是幅度最大的上市制度的改革。

这是香港试图新经济发展机遇的努力。在巴曙松看来,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拥抱新经济,把金融资源和实验室的创新想法进行对接,使技术实现产业化,变成经济增长真实的动能。

25年前,香港抓住中国经济起飞带来的巨大的资本需求,在国际资本想投中国企业不得其门而入的背景下,把国内的企业请到香港,把国际资本吸引到香港,二者实现了高效匹配,香港因此而一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香港市场上每天交易的股票,交易量60%以上来自于内地的上市公司,内地企业累计从国际市场筹集了超过5万亿港币的资金。

当前,中国面临的现实是原有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动力在慢慢减弱,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中国处在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转换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于新经济的增长规模有多大。” 巴曙松说。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旧经济的占比明显大,新经济的占比明显小。按国家发改委的战略新兴产业的统计口径,每年工业增长来自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的占比大概15%。

巴曙松认为,金融行业针对新经济融资特性的配套改革非常重要。技术创新,一靠研发,二靠资本市场,后者是培育创新企业的摇篮。

“研发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也不能仅靠企业,而是要形成一个合力,即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金融市场的创新,把资本引到系经济领域中来。”

生物医药行业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对于生物医疗企业而言,研发周期长且60%-80%左右的资本开支用于研发期,因此传统的金融体系与其资金需求之间产生了错配。香港的上市制度改革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出了一些突破,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态度。

在港交所新订的《上市规则》生效之后,香港市场正在迎来一轮新经济上市的浪潮,包括小米、众安保险、阅文、药明康德、平安好医生等企业先后登陆港交所。巴曙松预计,9、10、11月份,港交所将迎来内地新经济企业上市的高峰期。

未来,巴曙松希望香港的金融界可以继续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独特的融资需求,实现金融制度创新。

深圳:在新一轮新经济浪潮中优势减弱

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转型进展比较快的城市,往往有一两家龙头的企业,就像阿里之于杭州,腾讯之于深圳,科大讯飞之于合肥。龙头企业上市之后,上下游研发和获得第一桶金的员工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集群和生态。

不过巴曙松认为,新一轮上市新经济企业的城市布局和前面几轮不一样,原来比较领先的城市现在甚至有点落后了。

从筹资额和上市公司来看,2018年以来,在中国新经济版图中,北京遥遥领先,上海紧随其后,苏州、合肥、成都、广州、深圳、杭州都很活跃,但是,深圳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

巴曙松分析,新一轮上市的企业更需要城市的沉淀资源。以生物科技和文化教育为例,前者需要有医生、医院和医学院等资源,后者需要大学、媒体等文化资源。

记者梳理发现,已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歌礼制药来自杭州,拟赴港上市的信达生物、华领医药分别来自苏州和上海,均为传统医药强市。

深圳是创新之都,然而高校、科研院所、医疗资源欠缺。旅港经济学者林岭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深圳的繁荣,在1986年之前是由于贸易,1986-1997年是由于快速的工业化,1998-2008年是由于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与高速增长,2008年迄今是由于金融自由化与移动互联网创业潮。

不过,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周园在2018中国新产业峰会的演讲中则认为包括深圳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升级和动能转化中优势明显。

她认为,城市之间的连接和融合会是未来新动能的重要的抓手,粤港澳湾区是下一步中国增长本身一个很大的新动能。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全面,产业链完整,发展空间大,不同的产业已经形成清晰的梯队。未来,粤港澳湾区的发展需要第三次产业升级,过去以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可以通过工业4.0提质增效,夯实产业基础,带来市场增量,通过这种增量培养新动能,打造新的区域特色。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