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三定”方案后首次新闻发布会,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胡艳明2018-09-21 21:0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9月21日,银保监会召开例行发布会,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和贾飙出席会议,并就市场上关注的社会融资规模变动、监管层是否在“放水”、“无还本续贷”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例如,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肖远企表示,部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分类不够准确,个别机构存在隐匿、转移不良贷款行为,这是今年治乱象的重点。同时,鼓励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从今年年初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体经济融资工作,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

对于“无还本续贷”,肖远企解释称,无还本续贷的意思是,一个企业从银行借款快到期的时候,如果这家企业还想继续从银行贷款,要求银行在到期之前提前对这家企业进行贷款审查,“我们要求银行提前审贷,减少、压降贷款的时间间隔,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绝对不是说借钱就不要还了,而是要求银行提前审贷,审贷的标准是按照正常的贷款流程,按新发放的贷款审核。”

存在资金传导不畅、不良分类不准等问题

肖远企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资金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渠道不够畅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不够畅通。 第二,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过去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矛盾主要是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现在矛盾已经转化,过去量的矛盾转化为结构性矛盾,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很多金融消费者有很多新的金融需求,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都有新的需求,但是我们的金融机构不能够完全满足这种需求。

第三,银行不良资产。部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分类不够准确,个别机构存在隐匿、转移不良贷款行为。我们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隐匿、违规转移不良贷款以及虚假出表的行为,这也是今年治乱象的重点。同时,鼓励银行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

第四,银行考核机制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内部考核激励体系都是在过去几十年资产、利润高速增长时期形成建立的。现在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后,银行保险机构没有对考核激励体系、考核指标进行及时修订,还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原则,不断出台政策措施,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压降存量风险,确保将增量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

“挤”“挖”“腾”助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

8月,银保监会印发了76号文,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化小微企业、三农、民营企业等金融服务”等要求。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从今年年初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

第一是盘活存量。从盘活存量上入手,盘活存量体现在“挤”“腾”“挖”这三个字:“挤”就是挤出信贷资源,把它用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具体怎么挤:一是从过度授信的大企业中挤,对大型企业存在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占用过多的信贷资源,把从大企业过多的信贷资源挤出一部分用于小微和民营企业。二是从“僵尸企业”中挤。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坚决退出“僵尸企业”,不再给僵尸企业提供信贷资金。三是从通道占用的资金中挤。去年以来我们规范市场秩序的一个重点就是减少通道,把通道占用的脱实向虚的资金挤压出来,再把这些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

“挖”,就是挖银行保险机构的潜力。通过向管理要效益,通过银行保险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来挖掘内部的潜力,盘活存量资金。

“腾”,就是腾出更多的信贷资源用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具体是:一是加大银行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通过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把不良资产清理出去,可以腾出更多的新的信贷空间,再把这些空间投放到小微和民营企业,以及制造业、高新战略性产业里面去。如,1-8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处置了8000多亿元不良资产,腾出了很多信贷空间。二是通过债转股的形式腾。将对企业的信贷资金通过债转股,转为债转股实施公司对企业的持股,银行由此腾出相应的信贷空间。截至目前,债转股签约金额已经有1.7万亿元。

第二是用好增量。在用好增量方面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刚才记者提问时提到了76号文,里面就有很多体现。具体是:一是要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把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合理的成本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二是要整合内部资源,特别是资金资源,银行保险资金尽量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在量上倾斜就是增加占比。在成本上倾斜,就是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要给予优惠,压低成本,特别是压低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成本。三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把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实体经济真正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对那些暂时遇到困难,但又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还有目前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这些企业,向这些倾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从用好增量这个角度。

第三是短期窗口指导和中长期机制建设结合。一方面,对小微企业,提出“两增两控”这样一个目标。所谓“两增”就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的户数不能低于同期的户数,两增的目标都实现了。

“两控”,第一个合理控制成本,要求大中型银行带头发挥“头雁效应”,制定自身对小微企业利率目标,压降成本。另外一个就是要控制风险,控制贷款质量水平。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求银行机构不要盲目地抽贷、压贷和断贷,要帮助他们,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是通过监管的窗口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注重长效机制建设,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来稳定,甚至增加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这两个机制分别是:联合授信机制和债权人委员会机制。除此以外,银保监会很注重让银行建立“敢贷、愿贷和能贷”的长效机制。所谓“敢贷”,是要求银行建立尽职免责和纠错容错机制。、

监管没有“放水” 社会融资统计需进一步完善

肖远企表示,近几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确实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监管层也在密切关注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推动社会融资规模保持稳定。

肖远企表示,“严监管这个方向我们一直坚持,要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确保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另外一方面,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也注意到社会融资规模在5、6月份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银保监会注重表外融资结构优化。对表外业务的治理,银保监会从一开始就一直采取有保有压的方针。

“表外业务是银行机构本身一个很正常的业务,我们对表外业务的整治不是把表外业务一定要强行回到表内去,我们整治的对象是在通道里面空转的表外业务,监管的重点是进行结构性的优化,有保有压,压是压加通道的表外业务,把资金从通道里面挤出来,让它能够进入实体经济,而不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肖远企称。

他同时表示,今年以来,信托贷款压缩的部分约80%都是通道内的业务,不是通道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下降最多的也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委托贷款,非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下降的比较少,所以银保监会对表外业务这种规范主要是要把通道压缩,直接用于实体经济不但不压缩,还要鼓励,当然还是要规范发展。通过这些措施,保持了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稳定,特别是7、8月份以来,银保监会又采取了新的措施,来保持社融的稳定。

“当然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本身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一些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资金没有纳入社融统计。”肖远企举例称,比如说资产证券化,过去资产证券化没有纳入社融统计,今年7月份央行将信贷资产证券化统计进去了,但是还有一部分资产证券化没有统计进去,例如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企业ABN等,这些产品绝大部分是由银行保险机构持有。还有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也都没有统计进去。这些资金都是从银行流向实体经济,投向了实体经济,所以在统计口径上还可以做一些优化,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社会融资的情况。

对于目前市场上关于“放水”的说法,肖远企表示,不能说是监管放水,“我们一直坚持‘开正门’,可能大家‘开正门’理解为放水。”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疏堵并举,过去一段时间,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治乱象,治理规范,压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堵“旁门”的决心不会变。但在堵旁门的时候肯定要“开正门”,要让金融机构旁门越开越小,正门越来越大。

比如说,今年调整了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还有给银行创造更多的处置、核销不良贷款的条件,债转股,以及鼓励银行更多的补充资本,创造更多的资本工具等措施。

无还本续贷的关键是“续贷”

对于市场关注的“无还本续贷”问题,肖远企表示,最近,关于无还本续贷引起了一些误会。其实在2014年,2015年,特别是2014年原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里面讲了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经其主动申请,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提前按新发放贷款的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符合相关条件和标准的,经银行审核合格后可以办理续贷。

“实际上无还本续贷是针对小微企业的,不是讲你借了贷款就不要还本了,不是这个意思。”肖远企解释称,无还本续贷的意思是,一个企业从银行借款快到期的时候,如果这家企业还想继续从银行贷款,我们要求银行在到期之前提前对这家企业进行贷款审查,比如说,原来的贷款9月份到期了,如果这个企业还想继续从银行贷款,我们就要求这家银行可能是4月份、5月份就开始对这家企业向银行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提前审查,不要等8、9月份再来审查,审查的标准要按照新发放贷款的标准。

另外,关于大家关注的理财新规细则,肖企远表示,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公开征求意见,银保监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对收到的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合理的意见肯定会充分吸收采纳,确实也根据大家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一些修订。其他的配套政策措施,目前都在按计划推进之中,也要跟其他的部门进行协调统筹。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