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陷同传造假风波,AI同传仍处早期阶段

冯庆艳2018-09-26 13:1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冯庆艳 实习记者 任航 科大讯飞近日陷入了“AI同传造假”的风波,有人指出科大讯飞在某次会议中使用人工同传,并非机器智能翻译,而译文由机器进行朗读。科大讯飞发表声明澄清称从来没有把同传翻译包装成机器翻译。

“这次科大讯飞有点打擦边球的意思,但不能忽悠专业公司。”专注于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上海索道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黄颂益认为,AI同传现在算是非常早期的阶段,还需要时间。

此事源于9月20日,知乎账号为“Bell Wang”的用户在知乎上发表文章《科大讯飞,你的AI同传操(qi)作(zha)能更风骚一点吗》,称在创新与新兴产业国际会议上,科大讯飞的翻译其实是人工同传,现场字幕是语音识别人工同传的翻译再进行输出,大会在知领的直播,是由机器人读语音识别转化后的文本。该用户在文章中称,自己作为译员之一,没有被告知有语音识别的字幕和机器朗读,这会使观众产生现场翻译是由科大讯飞的AI翻译完成的错觉。

9月21日,“讯飞听见”公众号发布声明称,科大讯飞智能会议系统可提供翻译和语音转写两种服务,机器同时转写和翻译时,文字展示区logo为“讯飞听见——AI离线翻译系统”;机器仅提供语音转写服务时,文字展示区logo显示为“讯飞听见。”9月20日当天,讯飞应主办方要求提供语音识别技术,直接转写译员翻译结果在会场大屏上呈现,并在19日下午开幕大会上的演讲中进行了人机耦合的说明。同时,科大讯飞在声明中称,该译员对此产生误解是对会议服务方面的沟通不清,也没有听到科大讯飞的说明。

此事件发生后,“智能同传是否将代替人工”的话题再度被带入大众视野,黄颂益认为,语音翻译是在确定的标准条件下做的一一对应译文,目前已有许多应用场景,科大讯飞语音技术很成熟。但是,同传是即时对于发言人做出翻译转成文本,这里存在发言人讲话口音和许多语义的理解机器处理不了,所以,不是同传不了,而是同传内容显示无厘头,准确率低就没有价值。这次科大讯飞回应市场的质疑,提出“人机耦合”概念,可以理解为同传AI技术的一个形式,而实质是人工同传。

在此事发酵后,“Bell Wang”于9月24日再次更新文章称,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女士与其进行了电话沟通,文章中称王女士表示科大讯飞在多次的筹备会议中明确要求要通知到所有相关方会有讯飞听见的字幕技术应用和展示,“Bell Wang”称自己确定会议相对晚,据说其他译员老师被通知了,而自己可能是因为确认晚而被漏通知了。但“Bell Wang”在文章中指出,遗留的问题是,这种情况下造成的误解不仅针对译员,在现场关注会议的听众,新闻报道的受众,以及网上直播的观众都可能会误解为翻译是讯飞提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熟悉讯飞听见。

从最新更新的文章中看到,王玮称讯飞确实官方多次声明提到过没有取代人工同传的意思,并听到过同传界或翻译公司的建议,是否应该在以后牵涉到讯飞提供技术的会议中,要与译员沟通,得到知情同意并签订协议。“Bell Wang”称确实需要这个机制,并且需要应用译员知识产权的翻译内容时得到许可。

科大讯飞于昨日即9月25日再次发表声明,确认了上述沟通,并对造假质疑再次澄清,并对侵犯同声传译知识产权进行澄清。声明中表示,根据AIIC-United Nations Agreement(联合国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协议)第四部分Working Conditions(工作条件)关于Disclaimer for broadcasting(广播免责声明)的一条,原文如下:An audio/video file of interpretation shall be the property of the employing Organization. (口译的录音/录像文件为雇主组织产权所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主任
关注TMT(科技/媒体/电信)领域的重大事件。擅长调查、深度及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