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赴浙江调研小微融资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发现了哪些问题

黄蕾2018-09-26 18:2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力争未来三年工行贷款增量三分之一以上投向普惠金融领域,普惠贷款年增幅30%以上,普惠贷款三年翻一番。”9月26日,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在该行举办的“工银普惠行”主题活动启动会上如是表示。

易会满透露,上周专门带队到小微企业比较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浙江杭州、绍兴进行实地调研走访。

他表示,从调研情况来看,存在融资缺口的小微企业中,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营业收入下滑或盈利下降。小微企业融资难,因企业而异,因区域而异,主要表现为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生态较差的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

易会满认为,从金融供给端来看,部分商业银行有垒大户、吃快餐的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习惯“做大”的信贷作业和服务模式与小微企业需求不相适应,普惠经营能力不足。一些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由于前些年小微贷款不良率上升较快,受到问责的比例较大,客观存在“恐贷症”“惧贷症”,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再加上当前融资渠道和金融资源配置过度分散化,一些所谓的新金融、类金融机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在看似缓解“融资难”的同时加剧了“融资贵”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大型银行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在5%-6%之间;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机构普遍在15%以上,而民间借贷一般在20%以上,中小银行介于大银行和他们之间。小微企业融资贵,因渠道而异,主要体现为非银行类机构和部分中小银行融资价格过高。

易会满表示,小微贷款最大的成本是风险成本,普惠金融难,难在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商业可持续。

数据显示,目前小微贷款不良率平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贷款不良率更高,因此银行获得的收益较难覆盖风险。

易会满表示,工行对小微贷款实行“保本微利”的定价原则。一方面充分发挥大行存款稳定优势,避免存款分流制约信贷投放能力,严控负债成本上升向资产端传导。另一方面,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等方式,对分支机构向小微企业的让利进行全额补偿。此外,严格执行监管收费规定,并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防控风险,将风险成本下降的红利更多惠及小微企业。

此外,聚焦做活线上,顺应“数字普惠”的趋势,工行发布了基于“一个平台、三大产品体系”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一个平台指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三大产品体系包括经营快贷、网贷通、线上供应链融资。据悉“网贷通”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押品数据库,智能评估押品价值,目前已累计为超过9万小微客户发放融资2.4万亿元。

目前,工行在一级分行层面均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全国成立了约230家小微中心。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百万户,累计投放小微贷款9万多亿元。至今年6月末,工行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幅;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6%,8月份进一步下降至4.64%,低于其他融资渠道利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银行、上市公司、证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