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也要走出野蛮生长

言咏2018-09-29 12:1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言咏 又是一年黄金周。这七天假期里,不少人选择旅游度假。在经济高速增长了十余年后,这种曾经高不可攀的休闲方式已是稀松平常。然而,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粗放无序,休闲旅游业勃兴的另一面也芜杂丛生。

今年国庆假期之前被热议的两组新闻,从两个侧面反映了面对陡然丰富的休闲生活,无论是提供者还是享用者都未完全适应。其一是景区票价,国家发改委督促国有景区黄金周之前降低门票价格,然而部分景区明降实不降。景区收费乱象的新闻几乎伴随着每一个长假,这反映了景区经营机制还未理顺,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的需求。另一组新闻则是连续频发的高铁霸座事件,“我就是要靠窗坐”的言论让人乍舌,从中也可以看到,当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享用公共资源时,规则意识尚全跟上。

三四十年前旅游度假还很鲜见,那个年代人们的金钱和时间都用于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更何况出门得兑换全国粮票,特别不方便。后来,粮票取消、经济向好,双休制的实施以及黄金周的诞生,极大地释放了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相伴随的则是景区门票价格年年看涨,并因此被广为诟病。近几年出国游越来越多,归来的人常说,国外最漂亮的地方都是开放式的,而国内只要是个景点就圈起来收钱。这话有点夸张,却不无依据。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国庆黄金周之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9月底国家发改委再次召开工作会议督促降价。在政府压力之下,很多景区推出了降价政策,但也有部分景区降幅小,个别景区通过各种手段明降实不降。比如江苏无锡5A级的鼋头渚风景区,票价从105元/人次降为90元/人次,却把原先包含在门票里的车船票剥离另外收费,里外里算下来,等于没降。

门票降价不能走形式主义,门票降价也不是唯一目标、最终目标。这些年每个黄金周之后被集中吐槽的除了门票,还有景区坐地宰客、配套不完善等现象。需要反思的是如何转变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从野蛮生长转变到规范有序。旅游业要良性发展,必须从对门票收入的单一依赖过渡到对全产业链的深耕细作。人们现在不满足于“出门玩一趟”,“看看名景点”,他们对旅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更看重旅途中的“感受”,而一趟润滑流畅的行程能极大提升精神上的回报。因此,经营者需要在吃住行甚至购物上多下功夫,经营规范、服务到位,自然能吸引更多游客更长时间的停留。北京故宫博物馆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故宫如今执行的还是2002年的定价——淡季40元/人次、旺季60元/ 人次,16年未涨。但故宫的经营如火如荼,文创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以上。今年故宫计划开设集哺乳、休息、文化创意体验于一体的母婴护理室,这又是一项戳中痛点的举措。

高铁霸座的新闻看似与此无关,但却从一个侧面提出问题——当我们获得越来越多享用公共资源的机会时,需要恪守什么样的规则底线?高铁霸座只是场景之一,这些年对中国游客出国游时排队意识薄弱、不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喧哗的吐槽层出不穷。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开放了,我们不再固步于一家一国,将与更广阔的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学习如何过“公共生活”,要知道什么样的礼仪、规则、道德底线是必须恪守不破的。

这与经营者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同样重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旅游业经营者只有走出以前那种野蛮生长的发展方式,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而我们也需要提升公民素质,才能更好地使用公共资源,有品质地享受有品质的休闲生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