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再临时间窗口,投资、国企、产业政策都要改革

李晓丹2018-09-29 19:0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内外环境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再临时间窗口。

“未来两三年内,是一个重要时间窗口。”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由人民大学举办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对内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对外则要寻找到经济均衡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代表课题组发布季度宏观报告,报告建议,在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要本着“坚守底线、消除误解、正视问题”的原则,妥善解决不同性质的分歧与冲突;贸易摩擦可以成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外部推动力量,各界要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未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投资与消费,是当前经济的主要动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表示,地方政府大量投资基建,负债投资需要警惕,与此同时房价上涨,居民购房将储蓄变成了债务,未来的投资和消费都面临压力,一个没有储蓄的国家不可能新增投资。

目前,尽快民间投资有所回升,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16年以前的水平。

“其实从微观来看,实体经济并不坏,包括民营经济,现在的问题是去杠杆方向不对。”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去杠杆应该是定向排毒,而不是彻底不吃饭。

李稻葵指出,国企改革也要区分对待,目前地方国企的改革做得还不错,地方政府退出第一大股东,问题更多地还是集中在央企。

经济来自外部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中国应该做好两件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降低外资壁垒。

“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国有企业、产业政策这些方面的挑战会很大。”刘元春说。

华民表示,对资本和产业链的转移,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国际关系面临重新定位,中国要为转型创造良好环境。”李向阳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