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利说赴美上市 王翌:流利说想盈利分分钟可以开始

郑淯心2018-09-30 11:0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实习记者 可杨 美国当地时间9月27日上午9点30分,随着公司创始人兼CEO王翌按下启动按钮,国内领先的教育科技公司流利说(NYSE:LAIX)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每股发行价定价为12.5美元。10点08分,第一笔交易完成,开盘价固定在16.00美元,相比开盘价上涨3.5美元,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亚洲)。

截至9月29日收盘,流利说(LAIX.NYSE)上市第二日,开盘即遭破发,盘中最高跌幅达9.49%。虽然后续保持上涨态势,但截至收盘,流利说仍下跌0.79%,盘后下跌0.40%,目前流利说市值6.02亿美元。

市值超6亿仍处亏损

流利说由王翌和胡哲人、林晖于2012年9月共同创立。以英语教育为突破口,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高效率的学习体验。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包括“英语流利说”、“雅思流利说”在内的英语教育类 APP,以及“懂你英语”、“流利阅读”、“地道发音课”等多款英语学习产品。

通过此次IPO,流利说计划发行575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ADS股份代表1股A类普通股。按发行后总股本47,952,231股计算,累计募集资金达到7190万美元,目前,流利说市值超过6亿美元。IPO后,流利说董事和高管合计持有4,947,332股A类普通股和19,675,674股B类普通股,占总股本的51.3%,以及表决权的89.6%。这其中,三位创始人王翌、胡哲人和林晖的股权份额最大,持有的B类普通股占总股本41%,表决权的87.4%。机构方面,IDG和挚信资本均持股11.8%并列为第二大股东。GGV纪源 资本持股为10.3%。华人文化基金持股为5.5%。

王翌在采访中表示,IPO募集的资金首先将用于加大在技术、产品、内容等全方位的投入。其次将会继续加大在市场宣传和用户获取方面的投入。王翌认为,对于所有的新鲜事物,用户的了解都有一个过程,流利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是要尽可能加速曲线的上扬。他表示,很多不同行业里的领先企业,在其发展中早期都是用这个方法,流利说也不会例外。

目前英语流利说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招股书显示,英语流利说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1233.2万元、1.66亿元,但其净亏损则分别为8916.9万元、2.428亿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2.32亿元,净亏损1.823亿元,其大额的营销成本则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2017年全年,流利说营销成本约2.83亿元,2018年仅上半年就已达到约2.6亿元。

对此,王翌对记者表示,任何一个伟大的公司,在发展的初期都会有一段时间,需要很大的投入,没有什么伟大的带来变革的产品是唾手可得,不带来改变的。对于高额营销支出,他认为要着眼长远,该做的战略投入一定要做。此外,王翌还称因为流利说没有老师的成本,不需要给老师付工资。流利说的毛利在76%左右,并且会一直上升,这跟行业普遍毛利不高的现状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在单位经济模型上,流利说想盈利,其实分分钟可以开始。2017年就可以,今年也可以,但这不是正确的选择。”王翌说。

教育3.0模式

流利说主打AI+教育的高科技概念,聚焦英语在线教育领域,将用户锁定成人市场,同时布局企业用户,使其在一众在线教育企业中脱颖而出,据其招股书显示,流利说2018年半年报营收数额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40%多,且与2017年上半年同期相比上涨超过480%,增速十分迅猛。

根据招股书显示,流利说采用的模式被称为在线教育行业的“教育3.0模式”。相较线下传统“教育1.0”模式、依靠真人老师为基础的“教育2.0”模式,“教育3.0”模式则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来学习产品和服务。对于这种模式,王翌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很多创新是在传统市场边缘出现了,很多创新是把已有的技术结合起来产生新的东西。同时,技术对于教育的变革真的刚刚开始。

所谓“教育3.0模式”,即流利说的付费课程是完全基于移动的碎片化的系统课程。简而言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流利说的每个用户学到的都是个性化、自适应的课程。在用户进行测试评级之后,系统会根据成绩推荐学习课程,随后用户通过微信群聊和流利说 App,有计划的进行语音讲解、跟读、评价、闯关等学习步骤。

以流利说2016年7月上线的“懂你英语”课程为例,该课程全程没有中文翻译,用户对英语听说读写循序渐进进行学习,其理论基础是脑认知神经学。据悉,上线当年,“懂你英语”即收获付费用户7.05万,净收入1200万元。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益处日益显著,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按收入衡量,中国AI在线教育市场的规模在2017年达到约37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1724亿元,2018年至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18.3%。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市场发展和公司动向,擅长深度调查报道、高端人物专访和产业剖析。
线索请联系:zhengyux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