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境外投资新布局 5年内境外资产增长超300亿

王雅洁2018-10-30 22:4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雅洁 10月30日下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楼齐良在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媒体通气会现场透露,目前,中国中车境外资产、境外员工数量都发生显著变化。境外资产从2013年的30亿元递增到2017年的340亿元;境外员工总数从2013年的509人攀升至2017年的5700人(含外籍员工4700人)。

据悉,“中车制造”已经遍及全球六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运行着中车的产品。

全要素经营模式

从合作模式上看,中车出口已经从简单的产品合作转变为“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的全要素经营模式。

楼齐良认为,中国中车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地铁项目便体现了全要素经营。

2016年11月,中国中车与澳大利亚唐那集团(Downer Group)、普莱纳里集团(Plenary Group)等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赢得了价值20亿澳元的墨尔本地铁列车订单(HCMT项目)。

根据协议,中国中车将为维多利亚州提供65列大容量的地铁列车。这批列车在当地制造,本地化率为60%,将为当地政府创造税收,并为当地居民创造1100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楼齐良说:“唐那集团是澳最具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公司之一,为当地已经服务了超过150年的历史;普莱纳里集团是澳大利亚著名的PPP运营商,在PPP领域有着数十年的成功业绩,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有39个项目。中国中车与这两家机构组成的联合体,正好实现“黄金组合”。地铁运营商也因此获得最佳的车辆、维护、融资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2017年3月27日,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西方发达国家的首个“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时,中国中车也与新西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方式由车辆供应扩大为向新西兰提供更广泛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2017年4月4日,与印尼正式签订雅万高铁项目,这是东南亚的首条高铁项目,中国中车在此项目的合作中,还将实现高速动车组的本土化制造。

利益共享

在国际化利益共享方面,楼齐良表示,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招聘员工近400名,80%都是当地员工,远期规划当地员工比例将增加至95%。中国中车在土耳其共有员工70人,当地员工60人,员工本地化率达到85.7%;远期计划招聘员工总数219人,当地员工达194人,员工本地化率达到89%。

截至2017年底,中国中车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83家境外子公司、13家境外研发中心。这83家境外子公司中,有58家诞生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截至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先进的本土化制造基地。这些基地通过实行“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维保”、“本土化管理”的“五本模式”,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造福当地民众。

据悉,中国中车在东南亚建立的首个铁路工厂——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东盟中心”)现在已经建成投产,这是东盟区域内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

楼齐良介绍道,在南亚建立的首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厂——印度中车先锋电气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印度先锋公司”),主要从事铁路电机的生产制造,正为印度铁路机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株机-MNG轨道系统车辆工业与贸易有限公司(株机-MNG公司)由中国中车与土耳其MNG集团合资建立,从2014年11月起为安卡拉地铁生产列车。

目前,上述列车已经运营于安卡拉市区4条地铁线路,中国中车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和德班建立的制造基地,正在为相关国家提供针对性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