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扶贫助农三年卖出109亿斤农货 分析人士认为拼购是其最有效抓手

钱玉娟2018-11-08 20:4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11月8日,拼多多创始人及CEO黄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网络公益与扶贫:消除饥饿与贫困”论坛上分享了拼多多扶贫助农的成果。

“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21亿笔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在黄峥看来,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工作,核心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产就有销,多劳能多得。

整合农产品

谈及拼多多能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的成果,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拼多多现在每天有超2000万个包裹,在整个中国电商物流快递领域中的市占率约为20%。”在他看来,拼多多披露的双十一期间每天的包裹数超过250万单,最高约400万单每天,换句话说,“拼多多将每天流量的至少10%切给了农产品,这在整个电商行业内占比较高。”

黄峥讲到,自平台创立之初,团队就发现,“拼”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解决中国农业分散化的问题。“不少产区天南海北,地理位置相隔甚远。如何充分调动平台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形成长效稳定的产销机制,是拼多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黄峥希望通过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对现有商品流通环节进行重构,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

基于此,拼多多三年来共聚集了超3.44亿用户和200万商户,为分散的农产品整合出了一条直达消费者的快速通道。

在黄峥的分享中透露,经由拼多多搭建起的这个通道,吐鲁番哈密瓜48小时就能从田间直达消费者手中,价格比批发市场还便宜;以前一度滞销的河南中牟大蒜,现在打包卖到了北京,价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商卖标品其实差价大,易产生比较大的收益,而低客单价的农产品往往只能赚用户粘性和赚吆喝,但曹磊指出,“这其中的潜在收益比较大。”

他举例指出,在云南收购一麻袋圆洋葱或者雪莲果的价格可能只有不到10元钱。而拼多多教会了这些农民“电商化”,拿出麻袋中的三斤洋葱或者雪莲果以“包邮9.9元”的方式,通过中国廉价的物流快递体系卖给一线城市的消费者。

“由于绕开了中间一批二批等中间环节,两头都觉得合算。”曹磊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农产品假货和山寨的可能性最小,“双打”压力小,而这种居间撮合交易又能使拼多多平台的一至六线城市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自然的用户粘性,平台在其中也必然是受益的。

拼购是抓手

而让黄峥倍感自豪的是,这条通道还将全国679个贫困县的超过10万个农民商家和城市的白领一族连在一起,关键在于一个“拼”字。

“拼购这种方式恰恰是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和降低城市农产品价格最有效的‘抓手’之一。”曹磊强调,这一模式既符合国家的政策方向,对平台也有价值。

当然为了增加“拼”购的趣味性,拼多多于今年5月上线了“多多果园”这个应用,让用户通过社交、互动的游戏来种植虚拟果树,果树一旦成熟,多多果园就会免费给用户送出真实的水果。“这些水果大部分来自四川大凉山、新疆南疆等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黄峥坦言,拼多多不仅让用户收获了快乐,同时在每一株虚拟果树成熟时,让远方的果农实现增收。

据黄峥介绍,今年以来,在上海市扶贫办的指导下,拼多多陆续与云南省、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州等12个省及地区签约,平台不断进入下沉市场,同时推动贫困地区农货上行。

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曹磊指出,拼多多平台上品牌化商品的发展道路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完,而它却有动力把更多的流量切给“扶贫助农”这一领域。

“作为一家社会性企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拼多多的本分。”黄峥在分享中强调,拼多多还会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继续扎根中西部、瞄准三区三州地区,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并报道TMT领域的重大事件,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发现前沿趋势。擅长企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重要新闻线索可联系qianyuju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