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个排污口仍在、2万吨污水直排 辽源市大搞“污染搬家”

董瑞强2018-11-15 11:28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做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控源截污严重滞后,52个排污口仍在,每天2万吨污水直排,辽源市大搞“污染搬家”,致使仙人河长期黑臭,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居民反映强烈。

这是中央第一生态环保督察组近日对吉林省辽源市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分析后作出的最终认定。11月14日,生态环境部对该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

督察组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做好后续督察工作,涉及失职失责的,将要求地方调查问责到位。

仙人河是东辽河一级支流,河长19.3公里,流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均在辽源市境内,并在主城区汇入东辽河。多年来沿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混排入河问题突出,且河道淤泥、垃圾长期未予清理,仙人河黑臭问题突出。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东辽河干流在仙人河汇入后的财富桥断面多为劣Ⅴ类,水质恶化明显。

其实早在2017年8月,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就指出,辽源市仙人河污染治理项目长期未实施,中央财政补助900万元资金逾期被收回。吉林省整改方案要求,辽源市应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仙人河截污干管迁移工作,2019年12月底前消除仙人河黑臭水体。

“整治仅停留在纸面上”

不过,此次督察“回头看”发现,辽源市在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中,一是控源截污严重滞后,做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二是河道整治“光说不练”,三是敷衍整改问题突出,四是工作拖沓推进不力,既未达到黑臭水体整治目标要求,也未达到督察整改的序时进度。

督察认为,辽源市党委、政府作为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整治工作用力不够、作风不实、紧迫感不强,未统筹污水处理能力提升、雨污分流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也未按《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要求及时部署推动仙人河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具体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辽源市虽反复表态重视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但对截污干管迁移等一期工程所需的5亿元资金,仅拨付到位1000万元,导致各项治理措施迟迟难以落实。

督察发现,辽源市建成区污水管网老旧、主管线截污不彻底、溢流和渗漏严重,雨污分流比例仅为39.5%,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仙人河水体黑臭的主因。

尽管辽源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确定的主要措施是截污干管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但截至此次督察进驻,多项任务均严重滞后。

比如,应于2018年底前完工的仙人河12公里截污干管迁移工程仅完成67%;应实施建设总长73公里的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直到2018年7月才开始施工,仅完成18公里;沿河分布的52个雨污混排口至今尚未取缔或实施整改,督察人员在龙山区政府西侧临时排污口现场取样监测,废水氨氮浓度高达20.7mg/L。

国务院“水十条”要求,2017年底前城市黑臭水体应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辽源市政府制定的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也明确要做好仙人河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等工作。

但督察组现场发现,上述整改工作仅停留在纸面上,华罡医院门前、西小桥等河段水体均严重黑臭,漂浮垃圾、粪污,特别是帝豪歌厅河段两岸,遍布垃圾,景象十分不堪。督察认为,辽源市2018年底前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以上的任务难以实现。

“建坝截污”、污水仍是直排

2018年5月以来,辽源市水利局在下游河道实施“建坝截污”,每日用水泵将河内截流的约5000吨污水提升至市政管网,并向督察组报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东辽河污水直排量”。

不过,督察发现,辽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市区每天已有近2万吨污水无法处理直排东辽河,通过建坝拦截收集的仙人河黑臭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后仍最终直排东辽河,只是“污染搬家”,没有起到治污效果。

督察认为,辽源市各有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比如,该市水利局采取“建坝截污”等临时性措施,敷衍应付整改,浪费大量财政资金;市公用事业局作为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牵头部门,对整治方案和技术路线考虑不周、论证不够,清淤疏浚等工作启动滞后。

与此同时,该市水利局在排污口整治中不担当、不作为,偷换概念、推卸责任,将仙人河52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初期雨水混排口定义为所谓的“入河排放口”,未按国家要求认定为“入河排污口”,也未实施整治,甚至将相关监管责任向其他企事业单位一推了事,当起甩手掌柜。

2016年9月,辽源市《清洁水体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实施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设计能力5万吨/日),2018年6月,吉林省委、省政府《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方案》明确“2018年底前,辽河流域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的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完成扩能工程建设”。但该工程直至今年11月督察进驻时仍尚未开工,进度十分滞后。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今后地方政府在黑臭水体整治上敷衍应对的幻想可以丢掉了,一旦问题列入国家清单,就将一盯到底,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实质是污水垃圾问题,根子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合格。我们要以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倒逼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城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他讲道。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