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风控等痛点下 中小银行如何在资管时代“分一杯羹”?

王涵2018-12-03 10:1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涵 12月2日晚,被寄予厚望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出台。目前已有19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主要集中于国有行、股份行和头部的城商行中。这意味着,全国发行理财产品的超500多家银行中,从人员机制配套、投入产出比以及自建投研系统等方面看,设立理财子公司路且漫漫。

在人才储备、风控能力及自建投研系统难等痛点下,中小银行如何才能在资管市场“分到一杯羹”? 对此,记者从平安集团旗下金融壹账通“新科技、新资管、新时代壹资管平台发布会”上了解到,发布的“壹资管”平台或许能解决上述问题。金融壹账通在投资端整合标准资产和非标资管管理,支持资管业务净值化转型,包括与平安银行、长白山农商行、昆山农商行、武汉众邦银行、宁波通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和资管机构进行了战略签约。

中小银行投研“痛点”:人员仅300人

在资管新规下,行业挑战纷至沓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银行理财存量规模29.97万亿,较2017年末理财规模增速下降1.59%。银行在产品管理方面自有销售渠道效率低,对中小银行客户精耕不足,新品发行难,净值型产品和非标理财销售难。面对新规下的净值管理专项,银行运营效率缺乏满足资产新规要求的估值系统。

更为关键的是,在投研方面,银行理财过去一直依赖委外市场,自身投研基础薄弱,也缺乏相应的投入,长期以来由于业务重点不同,银行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对于投研重视度不高。据调查,中小城商行专职投研人员仅326人,有些银行甚至没有配置。

资管新规导致了银行理财的业务做出大的改动,允许银行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借助金融科技重塑净值化投资理念,提升自身投资能力?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表示中小银行对资管平台需求量非常大的,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当中,设立新资管以后,净资产管理导致原来的系统都要升级改造。而从中小银行来讲,有些根本就没有这个系统,没有这个人才和资金投入,所以新资管可能会逼迫它们去重新来上新的净值化管理系统。

叶望春介绍,传统模式下,银行发行周期长,同质化程度高,90%以上为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仅占9.96%,同时运营效率低,很难满足客户灵活化需求。现在壹资管平台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系统,为产品发行方提供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基于配置化的流程及要素组件,新产品1天之内即可上架。并且基于配置最大化的思想,壹资管平台提供综合产品货架,涵盖所有资产类别包括基金、信托、银行产品。

在风控方面,相较于过去的传统风控通常T+1天,难以跟进市场变化。壹资管针对机构风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全流程实时管控的理念,实现秒级全资产组合快照,进行场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在投研智能化服务上,借助平安的数据优势,高质量数据服务大大缩减了投研数据准备时间。

叶望春坦言“我们现在平台上已经管理的资产已经超过了1000亿,上线的时间不长,可能到年底会要接近2000亿的规模。”叶望春表示。

如何保证穿透监管

若想细分整个资管行业到底哪个资管的资产规模,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执行总经理郑海洋在会上表示:“这个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出台的资管新规等政策正是为了理清楚各种资管的规模、风险,之后才能保证行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比如说净值化管理,去资金池,去监管套利。”

除此之外,穿透监管更是一大难题,监管层一直在强调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穿透包括管理工作。对此,金融壹账通总经理助理兼投资一账通业务中心总经理黄绍宇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穿透监管非常重要,运用区块链技术,我们全流程的、端到端的平台实现穿透监管的标准提供了工具。”

黄绍宇用银行理财的例子向记者说明,理财产品的设计、投向管理、投资策略、交易达成、存续期管理,最后估值清算以及产品下架在同一个平台实现了,它满足或者服务穿透监管要求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建设。“过去为什么实现不了穿透监管,因为它的产品设计部门、投资部门和交易部门是分离的。现在我们在一个线上,而且区块链技术布在里面,这种超级算法技术把过去信息的传导机制由串联变成并联,多点同步。”

金融壹账通科技中心研发团队副总经理杨延伟向记者分析,在系统支持投资经理或者支持投资人的穿透是实操过的,投资一个权益类标的不存在穿透问题,一旦投资于集合期货就存在穿透问题,如果在不动产业务下投资都是非标品,在系统层面帮它从产品到背后的项目,到背后项目带来的资金流,在管理和业务上穿起来。

“在数据结构上已经做到了不管底下是什么非标品,只要获得非标品的数据,都可以通过管理功能一层层穿下去,这是最重要的点是用区块链把每一个节点的数据布在这里面,只是看穿得多细,这不会是系统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杨延伟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并报道银行、保险、互金等领域事件,擅长深度报道。
联系方式:wangh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