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中国海兹曼:未来两年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

刘晓林2018-12-03 16:3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两个月后,海兹曼将告别中国。11月16日的广州车展,成为海兹曼在中国参加的最后一届车展。当日,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集团监事会对外宣布,明年1月,现任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将退休。而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一职将由大众集团一把手——全球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亲自兼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一职则由现年55岁的大众品牌乘用车中国CEO、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冯思翰博士出任。

对此,大众中国在官方新闻稿中解读称,新的管理架构充分显示了中国在集团全球业务中的重要性。事实上,今年以来,福特、日产都针对中国进行了类似的管理架构调整。大众中国方面称,“中国在电动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及共享出行等方面领跑全球市场,中国市场需要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的直接了解与深度关注。”

这是今年以来,大众集团对中国业务升级调整的第二步。延迟退休两年的海兹曼,选择在大众中国新业务航向已定时离开,也衬托出大众集团对于转折期中国市场稳定过渡的重视。2012年掌管大众中国业务的海兹曼引领了大众在华的鼎盛期。其中,过去两年,正是大众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可移动出行方案提供商转变的关键节点。

似乎为了在海兹曼离开前布局好在中国的新蓝图,大众集团在过去两年密集推出多项在华新战略。几乎每一次车展前夜,大众集团都会释放出针对中国市场的重磅投资计划、针对新领域的战略计划。

2017年大众中国发布了电动汽车战略——“Roadmap E”,并宣布在2025年之前,将与合资企业伙伴在电动出行领域直接投资超过100亿欧元;到2025年,将在中国投产近40款新能源汽车,交付量达到150万辆,并侧重SUV车型的发展。2018年,刚上任大众集团CEO的迪斯亲临中国,做出新的承诺:未来五年(到2022年),大众集团携手合资伙伴,预计投入15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数字化和全新移动出行服务领域。

本次广州车展,海兹曼又宣布了他任期内大众在中国的最后一笔投资计划:“仅明年一年,我们计划将与合作伙伴在中国投资超过4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互联互通、移动出行服务、研发、高效生产流程及新产品开发等领域。”这40亿欧元显然是五年投资150亿欧元总计划实施的第一步。

海兹曼同时宣布,未来两年,大众的新能源汽车将在中国大规模落地,总计推出的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中,50%的车型将会在现有的三家整车合资企业中生产;到2020年,大众计划在中国交付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据悉,仅大众品牌就将有3款纯电动车型在明年国产化;2020年,首批基于模块化电动平台MEB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将会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下线。

在充电配套设施建设上,从2019年起,大众汽车集团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在中国搭建公共大功率快速充电网络的解决方案。同时,大众旗下的移动出行服务公司逸驾智能也在广州车展上展示了在数字化、互联互通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进展,据悉,最新成果将应用在江淮大众的首款车型上。

虽然在大众汽车集团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新时代的领导者”转型的过程中,海兹曼只主导了中国市场的启动阶段。但他对这一历史性转型的前景抱有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心包括对大众正在推行的SUV战略。

访谈

经济观察报:大众今年才启动在华全面SUV战略,但中国SUV从6月以来,中国的SUV销量不断创新低。您怎么看?

海兹曼:我认为SUV市场并没有放缓或者下滑,而是调整巩固的一年。我相信在未来,SUV车型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占比会上升到45%,并将进一步达到50%左右。”海兹曼称。据悉,2019年大众品牌将在华推出5款新车,其中3款是SUV;至2020年,大众在华SUV也将从现在的6款翻番至少12款,南北大众将拥有全系SUV阵容。

经济观察报:与其他品牌相比,大众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海兹曼:大众不仅拥有传统汽车制造商所具备的丰富经验,同样还引领和拥抱未来的科技趋势。此外,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规模优势——产量、销量的增长能带来成本优势。大家或许会认为,比起其他厂商,我们在新能源上的进展稍微显得慢了点。但这是因为我们在安全性、质量、品质方面有非常高的标准,不做任何妥协。

经济观察报:大众预测2025年其在全球50%的销量将来自SUV,请问有何战略来提升在中国的份额?

海兹曼:目前,SUV占中国乘用车市场40%的份额。我认为,在2025 年之前,这一比例就会提升到50%。不仅在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都喜欢SUV车型。针对SUV相对较高的油耗或者充电耗时问题,我们都在研究解决方案。此外,在欧洲需求较大的紧凑型SUV,我相信在中国也会越来越受欢迎。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