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走出的机器人创业者,如何闯过硬件创业的“九死一生”

陈伊凡2018-12-04 10:26

(图片来源: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伊凡 11月30日至12月2日,第二季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体验营开营活动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项目是由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发起,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代表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是科技合作伙伴。

发起人甘洁表示,硬件创业的时代到了,但目前技术人才普遍缺乏商业训练、商业知识,因此商学院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与此同时,生态体系的加持,可以把工科教育、商学院教育和创业孵化三者有机结合,这是长江商学院制造创业MBA项目。“这个MBA项目是工程硕士+MBA+创业孵化,我们希望通过工程硕士的教育把硬件的前沿教给大家。”2018年5月28日,该项目招收了第一届学生。

硬件创业“九死一生”,开营第一天,李群自动化创始人石金博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2011年3月,李群自动化成立,不久前李群刚完成了近亿元的C轮融资。如今,前库卡中国区CEO孔兵加盟李群,并担任CEO职位,石金博由原来的CEO职位转为董事长。

与大疆创始人汪滔、逸动科技的创始人之一陶师正一样,从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的实验室“3126”走出的创业者,作为学生创业样本之一,石金博说李群承担了一个责任,“帮助李老师宣扬理论基础”。几年前,她在李泽湘和实验室氛围感召下来到东莞松山湖创业,从最初连商业模式都想不清楚,到不断走访企业寻找商机,她在创业中获得了几点感受:敬畏自己的行业,稳扎稳打、保持学习、诚信、成本意识、勇于追求结果。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90%的人问我李群是谁?

李群是我们以前做机器人研究时的一个数学工具,由挪威科学家Sophus Lie创立的微分几何中的数学概念。起名时,我们希望取一个可以代表我们的名字。不过,发现有许多人叫李群,结果现在大家听到李群自动化的印象是——有那么一个机器人公司的名字很像一个人名。

李泽湘教授是我们的领袖,我是李教授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博士,受到李教授的言传身教和实验室的感召,还没毕业选择职业方向时选择了创业。当时我所做的是机器人方向的研究,这来自于我自己生长环境的影响。我是工厂大院出身的航天子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工业这条路。

2011年时我尚未毕业,选择创业后跟着李老师开到东莞松山湖。创业之初,我的想法是,我想做工业机器人,所以我来了。但我究竟要提供什么给客户,今天要卖什么,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不清楚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全世界走访很多机器人公司,有一家机器人公司跟我们说:“我觉得现在中国机器人市场非常好,但缺乏一个公司把机器人用起来”,所以我们开始做机器人系统集成。

哪里有钱就到哪里找生意

2010年下半年,中国首富变成三一重工的梁稳根,我们发现工程机械行业特别火,长沙有三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尚和智能。本着“哪里有钱就到哪里找生意”的原则,我们去那里参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应用——工程机械中板后焊接,当时每一家都特别需要,但焊工很贵,要8000元一个月,并且找不到好的焊工,并且机器人不好用。我们发挥了大学生无知无畏的特点,当时没有产业经验,我说加一个传感、激光、视觉都可以做。

开始我们初步定的商业模式是机器人系统集成,切入多重焊工跟踪。我们信心满满的去了,去到松山湖,刚开始买机器人、焊接,尝试各种传感。大概三个月后,我们做出来了,这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做出来”,并不是完全结合场景的。以前我们在学校做研究时,经常会做假设条件,假设这是什么样的,假设不考虑什么东西,我们把这个问题做出来。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做下来后开始找生意,我们找他们招标,找销售人员到长沙招标。当时中联重科招底座箱体接焊,大概是80万。如果我们要完成他所要的所有功能,要购买所有东西,光采购成本就要72万。

在各种打击下,我们回来了。后来我们找了一个简单的,回归“价廉物美”的传统生意原则,在我看来的价廉物美,是用低端的东西满足初级需求的人。当时华南并没有工程机械这么好的赚钱生意,但华南有很多做钣金的。最后发现怎么做都不对,2011年时,大概看了3C,即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的机会,我们开始跟苹果做生意,我们发现这个轻工业对机器人来讲有很大的机会,传统机器人应用在轻工业里是不被满足的,因为它太死板。我们做焊接时就发现,传统机器人在这上面的的不开放、很多功能无法实现,而且成本很高。

轻工业里的商机

2013年,我们决定做小轻量级。2014年李群产品上市后有了一些客户,我们陆续有红杉等机构的融资,华南和华东是我们主战场,所有团队布局到位。目前我们的小轻量级机器人,从并联、桌面等全部齐全,完成了软件系统。我们的技术和特点算是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

回过头看,我们做了一个目前依然认为走对的东西。中国人说用产品迭代市场,李泽湘教授教育我们如何做好产品。我们开始做的是建立严谨完善的设计体系,这是正向设计体系。我们设计产品之前做了大量的设计验证和可靠性验证。研发管理体系,我们现在最有底气的是李群的价值所在。我们CTO把产品路线、方案路线和系统路线搭配了非常长的架构,确保以后做的每一件事得以在产品路线和方案路线体现。

在衣食住行大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原来人工在做,因为技术没达到,所以用机器人有难度。这也是我们的商机,提取围绕在机器人软件平台上的技术点,体现功能场景后,我们的产品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的工艺。2B的行业是要了解客户需求,最难的是客户不知道他需求的是什么。我们见到最多的客户是你来看看可以做点什么。我们经常问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要怎么做?我们做了很多跟客户相处的工艺,利用客户的实际做工艺再创新,创新性利用现代化技术,把现有工艺做了很大的升级,做跟踪、标识、识别的重要技术保障,打散了原有的生产工艺,结合机器人能做什么,重新做了工艺的创新,再做自动化的创新。

敬畏从事的行业

回顾创业至今的道路,这几年感触最深的是,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总觉得事情很简单。这几年下来,我越做越敬畏我所从事的行业,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是做2B的,创新过程或者产品的过程,都需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我们做工业机器人,找到了一些点,但它毕竟是已存在的行业。别人做了几十年,凭什么我做了几年就比别人做得好。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认清自己和认清路,一步步走下去。

第二,李群这几年有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在项目推进上我们做得并不是很有效。作为创业者,很多时候一定会有自己不懂得地方,以前我们犯了很多错误,当我遇到不懂的时候,我认为我是老板,别人向我提问,我会积极给出意见。但这是错的,你不懂就是不懂,你请这些人来是让他们的专业给我们建议和结果,并不是把它变成我们学习的过程,这损失的是公司的代价。在此过程中,也许用的人不对,你可以换人或者自己学习,而不是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做事。这需要平衡,刚开始创业时,资源、人才都有限,有很长一段时间什么都要做。这是一个平衡,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学会用别人。在管理时,我被很多人骗过,说得很好,最后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是正常的,不必为这样的事大喜大悲。

第三,诚信。开始时我们害怕跟客户讲一些我们没准备好的东西或者我们心里没底的东西,急于让客户创新。现在回想起来,你说得越满,别人越不放心。最好的是向别人诚实,你哪里有把握,哪里没把握,没把握的地方如何做准备。当我们向客户诚实时,这种生意做起来更持久,客户也会认知到你的价值。

第四,成本意识。这一条看着简单,但也很难。这是李群的教训,这两年,几乎每年都是翻倍甚至更高的成长,但我们发现没赚什么钱。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思考公司到底如何赚钱。最近我们感受到一个心得:一是产品的定位,必须有差异化,这样才能卖出利润。二在执行过程中,物料成本是产品设计,另一个很重要的运营成本是无形的,包括现金和项目周转率。哪怕你的项目再好,耽误的人、财、物才是巨大的。如何让公司运营更加有效,让每个人主动促成一个项目的完成和节省成本,成本意识非常重要。我们直白地告诉大家一个项目如何赚钱,当公司上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时,赚钱的人可以最快的赚钱,花钱的人会想我能不花就不花或者把钱花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赚钱。

第五,勇于追求结果。我是学生,没有产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当我认为要追求一件事时,很多人开始时会跟我说“不行”,那时候内心的反应是“是不是我提出的需求有问题”,自我提出质疑。现在我们不断发现,结果错了不要紧,但做任何事一定要有结论或者结果,不能以某些人说不行为转移。还没做就说不行,这肯定有问题。勇于改变,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如果当我意识到我是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时,我跟董事会说我们要换人,我选择另一个角色跟这家公司一起成长。当一种模式不对时,首要是变,只有变了才有新的结果。我们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人一直做,追求不同的东西。从人的变化、策略的变化到对象的变化,只有变才有真正的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记者
关注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医疗、量子通信、科学产业化等,以及创投领域。
擅长上市公司的分析报道以及行业的深度报道,发掘行业的变化趋势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