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中国经济何处破局

田进2018-12-26 12:57

(图片来源: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12月25日,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院长白重恩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中国经济何处破局》的主题演讲,盘点了2018年的经济形势,指出政府驱动投资的降速在方向上是正确的,否则会陷入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政府驱动投资降速的同时,希望民间投资能增速,但企业税费负担较高,不利于民间投资的增速。为了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养老保险降费和其他配套的社保改革,将是盘活棋局的一个有力措施。

在盘点2018年经济形势时,白重恩指出从2018年的情况看,政府投资明显减速,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而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为19%。2018年中国经济还经历了国际贸易摩擦,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此外2018年中国税费征收更加规范、金融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走出低效投资

2000年后,中国投资率呈逐年攀升状态,一直维持在40%以上。白重恩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潜在的GDP发展速度已经下降了。此时地方政府如果为了保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作出不以效率和当地需求为出发点的决策,举债建设新项目,忽视投资回报率,最终就会导致政府债务高筑。“统计显示,近年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发行城投债的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一直低于所有发债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而且逐年下降,在2016年低达1.5%,2017年前半年更低至1.3%。政府融资平台的低资产回报率和高债务意味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它们的资产回报率在低水平上持续下降和债务持续增长的现象是不可持续的,也说明我国过去的投资结构不可持续。中国经济急需高质量发展,走出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

白重恩强调,要摆脱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需要制定合适的经济增长目标。他的团队预测了2050年之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其中在2016-2020年间为6.36%,劳动生产率潜在增速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将从2016年的6.12%下降至2050年的4.04%。劳动力增长率则将从2016年的0.24%逐渐下降至2050年的-1.19%,主要原因是15-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自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并将持续下降至2050年。白重恩表示:“目前我国劳动力趋于短缺,其中适龄劳动人口中60岁以下的人员每年以几百万的速度在下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白重恩指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潜力,需要减少由政府主导的低效投资,并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等方式提升民间投资积极性,增加由市场主导的高效投资。他指出目前中国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高,对企业发展不利。目前,除增值税之外的税费占中国企业利润的比例为68%,而印度为60.6%,德国为49%,日本为48.9%,美国为44%,全球平均为40.6%。其中社保缴费在中国企业利润中的占比为48%,而德国这一比例为21%。如果扣除社保缴费的比例,中国企业其他税费(不含增值税)的负担仅为20%,而德国反而有28%。可见造成中国企业税费负担高的,是社保缴费。相对于其他社保缴费,养老保险缴费率最高,其中企业缴费率占了20%,个人缴费率占了8%。2017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总额是个人所得税总额的2.8倍。这么高的缴费率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促进消费不利。

养老保险降费

白重恩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养老保险降费。针对大家担心降低缴费后,未来养老待遇是否也会降低的顾虑,降低养老保险缴费后,是否要延长退休年龄的疑问,以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养老问题,白重恩教授建议将历史欠帐和制度设计分开考虑,用国有资产来解决历史欠帐问题。并呼吁强化个人帐户,同时对低收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缴费进行政府补贴,建立一个精算平衡的养老保险体系,并按精算平衡原则,给退休职工选择退休年龄的空间。

白重恩表示,通过降低养老保险缴费,可降低企业负担,有利于鼓励企业高效投资;同时可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未来设计合适的退休制度,有利于对冲人口红利消失问题;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让晚退休的人不用担心未来的养老待遇;发展养老保险第二、三支柱,推动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而将国有资产划拨社保,将有助于改善国企治理。因此降低养老保险缴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可谓是盘活棋局的重要举措。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