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声爱你真的好难:电动汽车焦虑还会继续吗?

余娜2019-01-04 12:5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编者按:前几年,韩寒办了两期的杂志《独唱团》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栏目,叫“所有人问所有人”。在这个栏目中,人们匿名来问一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于是假大夫想知道他的大学同学为什么会去挖煤,贾樟柯想问为什么各地洒水车的歌声都一样.....还有人问“你痒吗”,回答者一本正经 “痒”。当年初读,笑出了眼泪花。韩寒的书我一本没看过,文章读过几篇完全没有记住的。但这个栏目,我在多年后仍然能清晰地记住。

所有人问所有人,看似有点荒诞,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份关于社会、民生、八卦、性、音乐、电影、生活、潜规则等所有问题的非标准答案。这就如同《百年孤独》式的魔幻现实主义,或者像是《我不是药神》的喜剧式悲剧。我们认为,所有的细节和小故事,构成了社会,就如同经济学流派奥地利学派认为,是微小的无数个市场主体构成了市场经济以及经济行为,而非国家意志和大资本。

在过去的2018年,中国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两大消费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成为社会消费品种下滑最大的行业,全行业都陷入了困惑和担忧之中。与此同时,传统汽车的转型压力已经走到拐角,美国两大百年车企通用和福特的突然间衰败,让中国汽车业唇亡齿寒。未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想获得答案。如此的问题,还有很多。2019年,有太多的挑战,也有太多的变数。

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中有一句歌词,是“拼命想挽回的从前,在我脸上依旧清晰可见”。在负增长的2018年,再到更悲观的2019年,或许真的只能回味从前。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不能说的秘密”更多的是正在发生的改变。这些改变细小、细微,正在渐渐成为潮流。他或者她的故事,就是未来,就是汽车产业将面临的改变。这一次,我们也来问一下所有人,讲出这些小故事和小秘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余娜 “高高兴兴买车回,忧忧愁愁找电充。”当听到北京小客车新能源指标申请者已排队至7年后的2026年,本在为充电发愁的刘晨(化名)一扫眼前的乌云。“那我心里舒服多了,最起码还捞了个车牌。”

这位在北京奋斗了近8年的北漂青年,终于在而立之年实现了在帝都买车的计划,尽管这并非其念念已久的燃油车型。“还好两年前个税社保满5年时,我明智地选择了排号新能源指标,才能在2018年年中顺利提车。”每每回想当时的“英明”决定,刘晨依旧喜不自禁。

一纸车牌显然给刘晨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安慰。在这座拥有2171万人口、1.641万平方千米的超级大都市,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再也不用为赶地铁、挤公交发愁了。”然而,短暂欣喜后,另一盆冷水又泼上来了。“爱车快没电了,晚上早点下班去给它找桩充电去。”

事实上,自去年年中凭借新能源指标喜提爱车比亚迪元EV360后,刘晨便深陷充电难题。由于在北京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车位,不具备安装私人充电桩的资格,他便只得借助公共充电设施之力,以满足日常出行的燃料补给需求。“实践证明,没桩就是没人权。这意味着你要比其他车主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刘晨无奈地说。而对于近期网上频频传出的电动汽车车主在自家小区“飞线搭电”现象,刘晨也深表理解,“但我不会选择在自家楼下使用220KV家用电充电,不合规,安全风险也太大。”

“尽管偏居西南五环之外的良乡大学城地区,附近的充电桩平均每度电价仍高达1.2元-1.8元左右,加之普遍收取的服务费0.6元-0.8/度,以及1-3元/小时的停车费,收费真没比市中心低多少。”体验公共充电设施半年后,刘晨满腹委屈,“自家附近5公里范围内,仅有的几个充电站一共才十余个快充桩,实在少得可怜。不少桩位还会被无良燃油车停放占用,设备故障、车桩不兼容等情况也常常发生。”

据其透露,相比建设和管理上更加成熟的加油站,充电桩及充电站的用户体验可谓尴尬至极。明明APP里充电桩看起来不少,但真正能用的并不多。第一次尝试慢充,却发现需要自己配带充电线。车型与充电桩型号不匹配,也频频导致其“被坑”和“走上冤路”。停车收费、燃油车占位、慢充桩耗时、充电时段冲突等情况更比比皆是。

用户体验不佳、大量无用充电桩长期闲置的背后,是充电桩企业无法停下的扩张需求。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1月,29.0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特来电运营12.0万台、国家电网运营5.7万台、星星充电运营5.2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4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五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5%,市场高度垄断。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催生了配套产业充电市场的火热。从2014年起,一大批充电桩企业应运而生。然而,车主充电难、企业盈利难等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产业发展。由于前期投入大、使用率低、额外维护成本高、成本回收周期长,大多数企业往往建的越多,亏得越惨。“不单纯依靠充电服务盈利,依托其他业务板块实现支撑”成为多数充电桩企业面临的尴尬。

目前充电业务普遍亏损,因为成本摊销太大根本无法短时间回本。倘若没有补贴和路权优先,市场需求的极速增量将更加不乐观。如今大规模铺桩占地,无非是提前抢占客户资源,却无形中伤害了处于这一阵痛期的车主。一位资深从业人士的分析观点让刘晨若有所思,但他依旧不愿接受“受害者”这一角色,“说不定过两年情况会好呢。”

迄今为止,刘晨还有一个大大的心愿尚未实践,那就是把电动汽车开上高速。“如果高速公路上充电也像加油一样方便,我就可以把车开回老家过年了。”据了解,刘晨的老家远在500公里外的河南北部某地级市,按续航里程300公里计算,如果要驾驶电动汽车返乡,至少需要中途停靠充电一次。不过,高速公路上充电站在哪里?快充还是慢充?能预约充电吗?充电桩是否被人占用?这些问题久久萦绕。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公司建成的充电网络已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建设运营充电桩7万余个。2016年,南方电网提出优先推进珠三角地区和海南岛等重点区域的快充站建设,实现重点区域内城市互联的计划;次年,国家电网也提出建设形成“九纵九横两环”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东、中部及部分西部高速公路的设想,并于2018年2月初步形成。

在高速公路的充电桩布局上,电网公司与油气巨头两方势力的关系也颇为微妙。一方面,从竞争角度看,前者急于从中获利,已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布局自己的充电网网络上,并不愿帮助“三桶油”去瓜分这一领域的“油水”;另一方面,后者凭借加油站这一利好条件,在跨界“卖电”上也极具优势,不仅避免了场地选址的困扰,人力、成本上也得以大大减少。个中原因后,双方迟迟未能“牵手”。

“加满一箱油只需5分钟,而使用支流快充桩充满电则至少1个小时。加上春节返乡高峰,高速公路充电桩前势必排起长队。所以,我应选择开车返乡还是其他交通工具呢?”2019春节临近,刘晨依然纠结。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造车企业等行业事件、企业动态;擅长电力、煤炭、油气等能源领域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