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释放1.5万亿流动性,券商称今年或有3-4次降准

沈述红2019-01-04 23:48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述红 1月4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央行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就在此前几个小时,李克强总理接连考察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并在银保监会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新年伊始,总理行程安排就如此紧密,还罕见地提出“全面降准”,可见高层对今年经济稳增长、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的高度重视。

对此,有券商预测,2019年有200bp左右的降准空间,对应3-4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6万亿,预计1/4/7月降准的概率相对较高。

对此,A股也给出了积极的反应。1月4日,券商股近乎集体涨停,银行股、保险股以及期货概念也强势上涨。

央行宣布降准1个百分点

1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央行今日下午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这样安排能够基本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有利于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央行强调,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还表示,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实体经济降成本。这些都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降准离上一次降准仅相隔3个月。此前的2018年10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高层释放“全面降准”信号

李克强总理此次考察的主要内容就是大行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他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存准率下调有两方面理由:一是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需要金融加大力度给予支持,尤其是在非信贷融资推进存在一定瓶颈的情况下,信贷适度加快投放步伐可能性较大,这就需要银行负债端保持良好状态;二是2019年外汇占款可能处在较低水平,因此需要通过存准率的下降来适度增加市场流动性。

目前,定向降准工具主要惠及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仍待强化。“因此有必要将定向降准拓展为全面降准,全面提高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兴业研究分析师郭于玮称。

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负责人宋雪涛表示。他表示,目前来看2019年有200bp左右的降准空间,对应3-4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6万亿。“节奏上,综合考虑财政缴款时间、MLF到期时间与到期量、宏观数据集中公布时间、地方债券发行节奏等因素,结合前期对全年经济走势的判断,预计1/4/7月降准的概率相对较高。”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强调,降息、降准、减税、上调赤字率突破3%,2019年一个都不能少。他表示,2019年降准空间大,建议不少于4次降准。

大行发力普惠金融

事实上,早在1月2日,央行便已经开始动手“放水”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此次定向降准,依然是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这不仅相当于扩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也使得部分已经享受定向降准优惠政策的银行能够提高优惠程度。据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测算:2018年四大行中,只有建行享受定向降准的优惠政策,调整后,预计其他三大行也将达到150BP优惠档要求,部分股份行及其他中小行也有望达到该要求,预计释放流动性7000亿。

事实上,2018年以来,各银行已经将普惠金融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3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9.8%。

其中,大行凭借着体量大、网点布局广等特点,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被看作具有“头雁”作用。去年以来,国有大行纷纷出台支持民企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表态要在民企、小微企业方面投入更多的贷款额度、简化民企、小微贷款审批流程等。

以建设银行为例,近几年来,由于建行在普惠金融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去年也成为四大行中唯一一家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第二档(降准150bp)优惠的银行。2018年5月,该银行明确提出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在巩固好传统优势的同时,聚焦“双小”(小行业、小企业),正式推出住房租赁、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战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