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三低”问题突出 能源局定三年建设“军令状”

余娜2019-01-13 10:5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余娜 1月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在主题为“全球零排放与全面电动化”的会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尽管目前充电设施总量很大,但技术水平依然偏低,充电设施平均利用率相对较低,行业盈利能力也较低,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在李冶看来,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各类充电设施只能实现单向充电,难以和电网互动;私人充电设施无法提供智能共享服务;基础设施不牢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各类问题仍然存在。

“充电桩、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配套产业近几年已全面铺开,充换电服务和储能网络也初现雏形。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能源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冶表示。据其介绍,过去一年无论是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能源局均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初步做了一个预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有可能会占到一半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总量可能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占比预计达到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李冶说,“截至2018年底,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已达到7.48亿千瓦,其中风、光、水、核分别达到1.83亿、1.7亿、3.51亿和0.45亿千瓦,全年总发电量突破2万亿度。在不久的将来,非化石能源装机总量将会超过煤电,我国也将构建起集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并举的能源发展体系。”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李冶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达到76万个,设施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公共桩大约30万个,增长速度放缓;专用桩46万个,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而这一发展也同时符合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的特点。特别是重点地区,截至2018年11月底,北京新能源汽车达到21.9万辆,充电桩14.7万个,其中私人专用的有10.8万个,占比达到73%,整体车桩比1.49:1。上海新能源汽车达到23.1万辆,充电桩20.6万个,其中私人专用达13.8万个,占67%,整体车桩比约为1.12:1。

此外,在解决车桩兼容难题上,李冶透露国家能源局也在深化相关测试,“国家能源局根据测试暴露出的问题,研制标准样机,采用一致性对比方式,完成了交流充电接口模拟器技术条件和直流充电接口模拟器的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

2018年11月,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大幅提升充电技术水平,提高充电设施的产品质量,加快完善充电标准体系,全面优化充电基础布局。

据李冶介绍,2019年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在“创新充电商业模式、加快柔性充电技术推广、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推动国家级服务平台整合”三方面发力。“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委督促车企深度参与充电运营服务,加强无线充电、智能充电等关键技术攻关,在重点领域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实验示范,并在装备研发上做好技术储备。”李冶表示。

对于充电技术难题的掣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今日也在论坛上分析,“我国现有配电网负荷与电压制式非常适合小功率慢充,应尽快使现有电动乘用车交流慢充桩做到每车必装,成为主体供电模式,并有望在未来成为能源互联网的终端节点。而10-15分钟的快速充电则适合用作应急手段。由于当前直流大功率快充和换电等代价太大,效果仍不甚理想。预计今后5-7年,新一代与储能结合并安全可靠的快速补电技术将会出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造车企业等行业事件、企业动态;擅长电力、煤炭、油气等能源领域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