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富管理蕴藏较大风险 打破不合理配置才能保值增值

2019-01-21 14:3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徐舒、路晓蒙/文 消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也是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017年,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率高达58.8%,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家庭财富的合理配置。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家庭财富快速增长,家庭户均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90.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9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9%,预计2018年家庭户均资产161.7万元。家庭财富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城市家庭的财富管理不够健康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家庭投资组合理论,我们构建了家庭的财富健康指数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家庭客观风险承受能力与主观风险偏好程度识别体系”和“资产配置健康评价体系”构成。家庭客观风险承受能力是从年龄、收入状况、家庭负担、置产状况、投资经验和金融知识六个维度衡量的;家庭的主观风险偏好是根据家庭的主观态度识别的;家庭的投资产品区分为了货币类、债券类、股票类和保险类四大类资产。

在不同的主客观风险承受度下,都有一个应该配置在各类资产上的理论值;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家庭实际配置在各类资产上的实际值;根据二者的差值,我们构建了指数,最终得到了每个家庭最终的财富管理的健康得分。我们发现,我国城市家庭财富管理健康得分平均为68.5分,财富管理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几大不合理现象导致家庭财富存在较大风险

纵观城市家庭的财富管理,我们发现,几大不合理现象导致了家庭财富存在较大风险。

首先,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较高,流动性资产不足。2017年,我国城市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77.7%,而金融资产占比仅为11.8%。而美国家庭房产占比仅为34.6%,金融资产占比则高达42.7%。住房资产吸收了家庭过多的流动性,而房价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起家庭财富的巨大变化,进而影响家庭成员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

其次,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也蕴藏较大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的各类金融资产配置不均衡。数据显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有42.9%为银行存款;其次为理财产品,占比为13.4%;家庭在风险类金融资产上配置较少,股票占比为8.1%,基金占比为3.2%,债券占比仅0.7%。

第二,单一化的投资组合降低了家庭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家庭在投资品类上缺乏多样化。高达67.7%的我国家庭仅仅拥有一种投资品,22.7%的家庭拥有两种投资品;而在美国,拥有三种及以上投资的家庭占比高达61%。家庭在投资品类上缺乏多样化,太单一化的投资增加了家庭的系统性风险。

第三,家庭投资行为过于极端化,不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有效发展。以家庭资产组合收益的标准差衡量家庭金融资产组合风险,可以发现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风险要么极低(不承担任何风险的家庭占比为46.2%,风险值小于6%的家庭占比为27.7%),要么极高(风险值大于24%的家庭占比为14.7%),呈U型分布。而在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组合风险呈倒U型分布,多数家庭承担的风险处于中间水平。家庭投资行为不够理性,要么不承担风险,要么承担较高风险,这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风险。

打破不合理配置,需求侧和供给侧要同时发力

我们认为,若要提升家庭财富管理水平,需从家庭层面和供给层面同时入手。

首先,从需求端,缓解家庭当前资产配置上的不合理问题,需要家庭主动去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家庭金融知识水平不足,是家庭财富管理不健康的症结所在。从家庭自身来说,首先,应自发主动的学习相关金融知识,积极参与金融机构等开展的理财专家讲座等活动,多途径地增强自身的金融素质,清楚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期限等基本概念;其次,应明确自身的投资需求,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并按照自身需求主动寻求适合的产品类型;再次,家庭应积极借力专业权威的财富管理机构,优化家庭的财富管理,进而达到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此外,在当下市场逐渐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家庭自身应有风险自担意识,不能过度依赖金融机构为其投资理财兜底,需意识到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

其次,从供给端,投资门槛限制了家庭对多种产品的投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单一和两极分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市场上可供家庭投资的产品不够丰富,且存在门槛。数据显示,金融资产在10万以下的家庭,投资银行理财的仅为0.7%;而金融资产在10万以上的家庭,投资银行理财的高达17.0%。另外,过半城市家庭期望银行理财产品起售点在五万以下。

中国银保监会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自2018年9月28日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正式落地以来,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将部分理财产品起售金额由过去的5万元调整为1万元,此次调整之后我们会逐步看到效果。 

(作者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徐舒教授、路晓蒙博士)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