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建设“无废城市”?

董瑞强2019-01-23 17:0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中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意味着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要承受新增固废0.1万吨的环境压力。若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东部地区可能不止这个数字。

该项数据源自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今年1月23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他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为何要建?

开展“清废”专项行动、建设“无废城市”已势在必行。

李干杰表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将引导全社会减少固废产生,提升城市固废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废污染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办公厅已于近日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这标志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正式开启,预计两年内在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所谓“无废城市”,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废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李干杰认为,建设“无废城市”不但有利于从城市整体层面继续深化固废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长效体制机制,而且还可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探索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充分协作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固废源头产生量最少、资源充分循环利用、非法转移倾倒和排放量趋零的长效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力抓手。

据他介绍,长期以来,中国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固废污染防治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固废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实际上,固废问题本质是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李干杰说,当前部分地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建设“无废城市”将使固废管理与城市供给侧改革相衔接,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机融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固废问题包括长期存在、危险性大、有转移趋势等特点。目前未经科学处置的固废往往长期存放或非法掩埋,且数量在不断增加。非法处置的固废往往污染河源湖泊、农田土壤,对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固废产生地有的采取隐蔽手段,异地非法转移固废,导致污染扩张。”

早在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就要求,加强工业废物处置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处置危废行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固废和垃圾处置。

如何建设?

而对于如何建设“无废城市”,《方案》也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方案》提出在全国选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为建设“无废社会”奠定基础。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对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试点城市筛选工作,组建专家团队,指导各地试点实践。

根据《方案》,试点城市由省级有关部门推荐,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筛选确定。试点城市政府是责任主体,负责编制试点实施方案,经环境部评审通过后,2019年上半年印发实施。2021年3月底前,试点城市政府对本地试点总体情况、成效及问题等进行评估总结后上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评估,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制度化。

《方案》提出多项目标任务,现阶段以大宗工业固废、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废为重点,强化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到2020年,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必然需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就全国而言,2018年中国GDP再迈新台阶,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6%。今年1月以来,多个省份2018年经济成绩单同样亮眼,其中江苏省首次迈入“9万亿俱乐部”,北京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成为继上海后第二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2018年之前已有14个城市GDP破万亿元,除上海、北京、广州外,2011年至2017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GDP分别破万亿元。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万亿俱乐部”意味着城市经济发展有了坚实之基,在环境环保和污染治理方面也有了更大底气和实力。

李干杰表示,试点城市政府要统筹运用各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各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支持“无废城市”建设,明确试点资金范围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金融支持。

《方案》提出,积极培育第三方市场,打造一批固废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在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前提下,依法合规探索采用第三方治理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实现与社会资本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此外,《方案》还要求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对试点城市绿色矿山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固废资源化利用督导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固废危废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对固废监管不力、任务未完成的,将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记者
关注国家工业、环保领域产业政策,重点关注钢铁行业、电商、环保、新能源、高端智库等相关方向。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