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商学院教授看达沃斯:在不确定和焦虑中看到希望

李思2019-01-26 09:0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思 “在不确定和焦虑中看到希望。”

忻榕用这样的一句话总结她参加这次达沃斯论坛的感受。忻榕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副教务长。

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因通常每年1月份在瑞士的达沃斯召开,因此也被称为冬季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是一个非常小的镇,参会者住的酒店离会场都很远,这个时间的达沃斯气温在零下3-15度。忻榕在冬季达沃斯的会议日程排得很满,从早上7点的早餐会开始,晚上一些招待会要到11点才结束。

达沃斯论坛期间,忻榕早上6点钟就离开酒店,晚上要10点左右才能回去。1月23号这一天,忻榕有9个会议要参加,24号的安排也差不太多。

在这次世界经济论坛发给参会者的手册中,地缘政治、多元观念世界、和平与和谐统一,网络安全与风险弹性等等主题词在闪现。在这背后是全球化和创造性破坏的领域的受损者以及边缘化群体日益壮大的声音。

这次参会,忻榕感受到了大家对中国特别关注。“如果人家知道你是中国来的,他就会问你中国的企业怎么样,会问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比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真的有那么方便吗?大家都觉得很好奇,你们为什么出行不用带现金?当然,中美贸易摩擦也是关注度极高的一件事情。”

从误解到沟通

当地时间1月23日中午,一场名为“LearningfromChina’sTechMiracle”的午餐会上,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博士介绍了其所在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可折叠显示屏技术。“参加这场午餐会的一大半人都是很高层级的非中国企业的高管或企业家,他们都觉得这项技术非常震撼。”同为本场午餐会演讲嘉宾的忻榕说。

在随后的讨论中,有人提问:“中国的政府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得到的答案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民营资本推动。这与提问者预设的判断差距很大。

他追问政府不出钱,那创业的钱从哪里来?答案是:钱是风险投资基金给的。即使今天,国外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几乎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误解,所以要去沟通。其实,在中国是有一群有创意、有能力,有激情、有资源的人在坚持原创,”忻榕说。

今年不是忻榕第一次参加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一次来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是在2013年。以往的达沃斯主要关注经济、商业和技术的讨论,今年的达沃斯更多的聚焦在变革,可持续发展,多重地缘政治经济和环境的危机等领域,对人文环境、政治政策、全球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公平问题(贫富差距、男女平等)的讨论增多了。

忻榕举了一个切身体会的小实例:从会议通知开始,大会便开始提醒参会者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来选择出行方式,并计算出参会者此次参会节约了多少碳排放量,。这是从细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决策者群体的想法。

多元化和年轻化是今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的另一个亮点。今年世界经济论坛7位联席主席中,大部分都非常年轻,而且背景迥异,有微软的CEOSatyaNadella,有在肯尼亚西北部的卡库马难民营生活了20年,没有护照,没有生日,此前从未离开过沙哈拉以南非洲的Mo-hammedHassanMohamud。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意见,有着不同的梦想和追求。尤其是Mohamud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描述,让忻榕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在难民营出生、成长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难民营靠卖面包养活全家。目前他已经拿到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即将去美国深造。他觉得自己肩负的使命就是让一群在绝望中的人不要失去希望。

从不确定中找答案

忻榕还观察到,今年达沃斯年会参会者整体的情绪是焦虑、关注、略带悲观,希望从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中找到答案。今年的达沃斯论坛话题的范围非常广,关键词包括:中美贸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新突破给产业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等话题,难民问题、数据安全、全球化和两极化之间的选择等。

但是忻榕认为,核心还是变化,当今世界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脆弱性和争议性,在此背景下,价值主张之间相互竞争,寻求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架构和权力中心。同时又恰逢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生物领域的技术快速发展,这些都对人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忻榕说,参会人中绝大多数是支持全球化的,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够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得到证实,并且借此平台影响很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和政策制定机构,但是现实有时是骨感的,没那么容易。

本届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框架”。忻榕解释说,1.0、2.0阶段的全球化,是跨国界的物物交换;3.0阶段,涉及到生产和物流。4.0阶段,牵涉到很多技术的交换,人才的交换,人文文化的交换,就是一个交融的过程。

“现在可以用到全球的人才,但是不需要跟他物理意义上的面对面,都是通过视觉通讯实现交流的。可能有一些员工,你从来没见过面,都是通过远程通讯沟通。这就给全球化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然企业需要有参与新阶段全球化的能力。”

忻榕说,我是想来学习、来交流,想来听一听政治家、企业家、学术界的顶级学者们之间的碰撞,他们对一些大的宏观的世界的政治经济问题的一些看法。“我很喜欢这种ideas交流和碰撞的方式。”忻榕对于这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收获,还是满意的。

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

这次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忻榕参加了一些关于全球化主题的论坛,得到的启发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需要升级和调整。

忻榕说,中国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主动竞争与否都是全球化的。我们面临着消费升级,因此在今后的全球化路径图中,民营企业会有很大的机会。

在忻榕视野里的机遇包括:短时期内,在消费升级领域做全球化的耕耘,会取得更好的收益。中国内部消费升级,有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实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能力、资源、品牌和人才,来支撑它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内的发展和升级。

忻榕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在服务领域的排名是第十五,因此,中国在服务升级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

“核心是要建立共赢的机制。”忻榕说,在技术和制造领域,国外企业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需要他们的一些能力和资源,如果能够建立一种共赢的合作,在信任的基础上,是有前途的。

在忻榕看来,目前国际上格局的变化,可以看做以贸易争端为出发点,但实际上最核心的是权利和主导以及话语权的竞争。因为在很多关键的技术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创新,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比如,在5G方面。但是,在有些技术上,我们还是要以其它国家公司和的技术为基础,延伸我们的研发。在现阶段,我们在一些技术上是有依赖性的。我们起步较晚。“对现有的一些技术,你要么在它的基础上建立得更好,这需要原创者肯接受;要么你开拓一条新的路,新的路又挑战了现有的标准和市场秩序。”“那中国有没有机会?我觉得是有机会。”忻榕说,中国在数字化和它的应用上是走在世界的前面,因为我们没有过去的包袱。我们在新零售上就会有非常大的跨越和突破性的发展;那我们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上可能是在世界上领先的,因为我们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在这些我们能够领先的领域,在全球技术发展格局中,就可能形成一种互相交换,共同分享的可能。”

中国还是有很多很优秀的技术型创业者,凭着他们的激情,专业和对希望产生社会影响力的一种渴望,在做研究和创新。忻榕说,“这个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坚持,需要投资,需要有一群有梦想的科学家、企业家,还要有愿意支持他们的投资人,来实现科技原创的梦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