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米口水战后柔宇科技发长声明 规模量产不及预期?

冼嘉琪2019-01-29 14:56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冼嘉琪 1月29日上午,柔宇科技发布长达5000余字声明,对近期报道和舆论中包括 “PPT量产”“炒概念”“骗子公司”“深圳三大骗”等标签做了强烈回击,并在声明中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创办过程,以及显示技术、融资情况等。

近日,小米和柔宇科技的“口水战”引发关注。1月23日,小米总裁林斌展示了小米正在研发的双折叠屏手机,号称全球首款。

视频曝光后,遭到了柔宇科技的炮轰。柔宇科技董事长兼CEO刘自鸿通过个人微博放话:“When they go low, we go har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此外,刘自鸿还转发了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在朋友圈关于小米声称攻克了柔性折叠屏技术及其企业价值观的一番质疑,虽未直接点名但显然是在说小米及其双折叠屏手机。

对此,小米回应称,折叠手机小米不是第一家,但能够做到双折叠小米的确是行业首家。

引发这场口水战的核心原因是柔宇科技早在2018年10月31日下午,正式宣布发售旗下的新主打产品——柔派手机,从时间点上看,柔派是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并且,手机所采用的柔性屏完全由柔宇科技自主研发。然而,从宣布发售至今,已有3个月的时间,柔派手机还没能实现大规模量产。

2018年11月1日,柔派手机在柔宇科技官网正式发售,售价8999元起,其中消费者版本率先面向中国消费者预售,开发者版本面向全球开发者开启销售。直至目前,记者进入官网点击购买,柔派手机仍然处于预售状态。

关于这一点,声明中说明:“已按计划开始陆续发出产品,由于在柔宇官网和线下预定量较大,排队较长,正在加紧安排生产。”

此前,刘自鸿在宣布发售后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柔宇的产线规模保证了柔派能实现大规模量产。

“全柔性屏产线已经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会尽可能多的资源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消费者下单之后的需求分配产能。”刘自鸿还进一步表示,新的产线在产能方面已经足够大,完全可以支持柔派这样的主流消费电子等应用下线生产。

前述“新的产线”指的是柔宇科技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筹建规划的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总投资约110亿元,于2016年在深圳龙岗正式奠基,2018年第二季度建成点亮投产。 

根据声明,“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该产线已经进入到规模量产阶段,良率也在不断快速提升中,比同时期其他传统显示产线的良率更高。”

但关于“规模量产”的量目前能达到多少,良品率是多少等具体问题,柔宇科技方面并没有对记者给出正面回应。从声明透露的信息来看,新的产线应该已经实现投产出货,但在产能方面是否能够满足供货需求还有待质疑,从销售情况看,至少目前新产线的产能还达不到刘自鸿当初承诺的那样乐观。

“柔宇在市场上已经服务的客户既包括B2B的企业客户,也包括B2C的消费者客户。在柔性屏和柔性传感产品量产出货的基础上,最近一个季度签约的客户订单额,就已达40亿元。”声明中证实了关于此前有媒体报道的3个月内拿下40亿订单的争议,但关于具体合作客户的更多详细情况,柔宇方面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向记者透露。

柔宇科技方面没有直接否认关于“预计在2017年至2019年上市”方面的传闻。并且在1月25日,柔宇科技副总裁魏鹏在2019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期间曾对媒体表示,关于上市的问题,一切以公司发布的消息为准。从态度上看,柔宇科技并不排除意欲上市的可能,但是否冲击科创板还有很大变数。

诚然,从曝光上观察,2012年成立的柔宇科技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各大行业论坛上,也备受资本青睐,可谓来势汹汹;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引爆市场的拳头产品,即便是身价50亿美元的独角兽,靠打“科技发展、行业趋势、品牌故事”牌也是无法真正赢得市场的。毕竟,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拥有技术过硬支撑出来的盈利能力才是能否高歌猛进的底气。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