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与乡村振兴不矛盾

陈明2019-02-18 11:4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陈明/文 近期基层跑得多,听到一些地方官员抱怨“村里都没人了,乡村如何振兴?”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镇党委书记说“空心村是乡村振兴最大的痛点”。此言一出,让人不禁心头一热。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其中道理未必禁得住推敲。

对乡村振兴的内涵要有正确理解。首先,乡村振兴是全局性概念,全面振兴并不是要求每个村都振兴。比如,产业兴旺绝不意味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主要是提升中国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生态宜居不仅要求村庄美丽、庭院清洁,更重要的是在大尺度上的城乡布局更加合理。其次,人才振兴并不意味着让各类人群都回到乡村,关键是把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识别出来。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真正的“新乡贤”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应该鼓励这些人回到农村。乡村振兴当然还需要各方面人才共同努力,但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兼业或者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援乡村,不必非得下到或者回到农村,更不必被戴上“城归”的帽子。

历史上,城乡分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今天城乡再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有一部分村庄消失,这本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大可不必为之伤感。

理解以上两点,再回过头来看空心村问题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一些村庄之所以会空心化,或者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进出不便,或者因为生产效益不高难以致富。既然村民选择了离开,我们要相信他们的理性,更应尊重他们的选择。各级政府非但不应以人才振兴之名大肆动员进城农民返乡,反而恰恰应该创造条件帮进城农民更好地、更有尊严地留在城市。乡村人口大幅减少的条件下,乡村振兴才更容易实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不少人以此为依据要求把人留在乡村,为的是把乡愁留住。他们也许没有注意到习近平这句话恰恰是说城市的。况且,习近平说的乡愁,是一种寄望,一种情怀。把乡愁等同于固守乡村恐怕是犯了机械主义的毛病。乡愁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有人确实喜欢,应该为之付费,也可以迁居乡村。逆城市化人口是世界通例,其中也确有不少是对乡村有着特殊的眷恋。但无论如何,不能要求农民为你守着乡愁。

针对空心村问题,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的确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村庄进行合理分类。可以考虑将现在全部乡镇、村庄划分为小城市、建制镇、特色村庄、专业农庄、衰退型(乡镇)村庄等五类并出台指导性规划。达到市(镇)标准的按城市标准改造提升,专业农庄充分考虑专业农户生产需求,特色村庄强化历史传承和农旅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分类推进不代表大规模的乡镇(村庄)撤并。中部某县一年之间,将600多个行政村撤并为300个,原因仅仅是因为上级要求每个行政村修建达标的办公场所,而县里没有足够资金,只能撤并。这不可谓不荒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框架的逐步清晰,目前各地已逐步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在行动之前,端正若干关键性认识,避免走入误区,十分必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