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真正服务实体经济,这六件事要做好

郭晓蓓2019-02-18 15:4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郭晓蓓/文 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仍然是当前的重要课题,除了金融机构积极对信贷和表外业务进行调整,金融更要进一步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这需要打造一个高质量的金融供给体系。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

(一)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近年来,银保监会督促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银行资金流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据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末,银行业境内总资产261.4万亿元,同比增长6.4%。银行业贷款同比增速12.6%,较银行业资产增速高出一半左右。其中,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高8.2%;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保险业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截至12月末,保险业总资产为18万亿,同比增长7.2%,有超过10万亿元的融资余额输送至实体经济。

(二)升级小微金融服务

2018年,人民银行实施四次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投向普惠金融领域。近期,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精准聚焦的措施初见成效。2018年9月末,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之多。一改过去低增长态势,转为趋势性回升。

(三)未来杠杆率将总体趋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自2017年起,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8年三季度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继续下降,从157.0%下降到154.5%。去杠杆成效初显。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深入,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就业、企业盈利以及稳定发展等指标将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这些因素将导致杠杆率在宏观上的下行。同时,金融市场逐步完善,金融监管日趋加强,影子银行等导致杠杆率上升的状况会有较大改变;去产能带来的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供求缺口收缩,可持续性发展都将促使我国杠杆率总体趋稳,并逐步下降。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薄弱环节

(一)制度供给有效性不足

一是宏观调控有效性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力度较大,常备借贷便利,中期供货便利等丰富了央行的工具箱,“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但总体而言,受制于央行独立性不足,价格性工具运用的基础即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不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困难等因素,加之影子银行体系对政策传导的干扰,导致货币政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金融监管有效性不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分业监管、机构监管格局下的监管覆盖面不足,存在监管真空或灰色地带,也难以适应金融综合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其次,宏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相对较弱,银、证、保及其他金融业态的监管口径不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识别与处置的主体不明确,行为监管独立性较弱,从属于监管机构的地位导致其无法有效应对监管目标冲突,影响金融消费者信息和市场竞争秩序;再次,监管协调不顺畅,“一行两会”以及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通过金融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方式进行监管协调的强制性和实效性不足,部门利益至上的理念及“竞争”思想较重。

(二)机构或服务供给尚待完善

一是落后地区小微、三农等落后环节的金融机构或服务供给不足,普惠金融的推进缓慢;二是各金融业态发展的互补性不足,这与监管体制也有着密切关联,银行体系的主导的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的融资体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公众对于保险、租赁、小贷公司等主题的认识仍存在一定偏差。同时,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难以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三是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不均,尤其是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以及四大板块战略的程度不够,即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输血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由于机构发展缓慢,对区域战略缺乏深度跟踪,策略调整的主动性和效率性有待提升;四是金融创新环境不完善,金融产品、服务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难以有效配合区域战略实施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战略实施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也对金融机构的布局形成制约。

(三)金融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存在短板

一是相关设施的整体性和充分性不足,如支付结算体系不够便捷、高效,对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存在割裂情况,征信体系数据不完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等介入征信系统的门槛过高等;二是中央银行、监管机构等相关部委的信息共享滞后,一些信息平台存在重复建设,企业重复登记,信息处理环境繁琐等问题突出;三是简政放权,服务创业创新的力度不够大,一些金融政策法规更新滞后,难以有效适应金融发展的扁平化、民主化趋势。

三、政策建议

(一)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打造高质量金融供给体系

一是加快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市场发展,把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放在突出位置;二是支持创业投资,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三是坚持开放性、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与商业性金融联动互补、差异化发展。通过加大供给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对接,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

(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

2018年下半年央行召开的工作电视会议提出,加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应在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不应采取大幅收紧和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宏观层面,精准的产业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时发力,增强信贷投放意愿,推动短贷向长贷转换;在微观层面,要使信贷资金向补短板领域积极流动,提高基层业务人员的能力和动力。

(三)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

金融管理部门要把坚持防风险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也要把握好严监管、强监管的力度和节奏,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此外,应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外部性和敏感性,实行区别对待。在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保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减,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并加速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一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做到顺应规律,同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统筹考虑;要找到兼顾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对接区,有序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二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长期、稳定、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五)将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商业银行尤其是大中银行要发挥“头雁效应”,把支持民营企业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一是制定信贷倾斜政策,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做好分类施策,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二是加快信贷管理创新,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制定一系列贷款操作规程。三是不断强化流程体系建设,借助新兴技术,着力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积极打造专营机构,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形成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长效机制。

(六)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

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需大力优化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一是完善金融法制体系,进一步打造稳定的维护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强化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清理市场壁垒,发展一体化运行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打造社会征信体系,营造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四是积极引入新兴技术,搭建广覆盖的支付清算平台,及早实现跨部门、跨市场、跨境内外的互联互通,形成市场化的支付结算服务收费定价机制,推动支付结算市场化发展;五是充分借鉴监管科技的理念和工具,构建适用、管用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让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始终处于可管、可控的范围内,从而维护我国的货币流通秩序和金融市场活动秩序。

(作者职于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