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普惠幼儿园后学费降半,家长担忧“降价又降质”

李静2019-02-19 18:02

(图片来源: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自从女儿的幼儿园变成普惠性幼儿园后,以前的学费从每月3000多元,变成了现在的1500元。”房山区一位幼儿园家长薄磊对经济观察网说。

对于这个调整,薄磊感到很满意。但同时,一丝疑虑也在心中产生。“学费下调后,不知道以后教学质量会不会下降?”

薄磊女儿的幼儿园变化,出现在2018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大背景下,根据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也就是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80%。

在这一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响应号召,通过购买服务、提高补贴、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

北京出台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

2月14日,北京教委出台了《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幼儿园、社区办园点、中小学附设幼儿园均可参与普惠性幼儿园申报。同时,该《办法》从认定普惠性标准、有效期及市财政补助范围、细则均作出规定。

根据《办法》规定,要想拿到普惠幼儿园的入场券,这些办学点需满足两个条件:登记性质为非营利性,且在北京市幼儿园办园监督评估中评价结果获得C类以上。

仅仅一天之后,也就是2月15日,北京市教委另一份文件《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角度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又紧急下发,对之前《办法》中提出的监督评估细则予以了明确。

两份文件的新鲜出炉,看出了北京市教委的急迫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这充分考虑了当前北京学前教育资源整体不足的实际情况”。

一份首都师范大学学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解释了北京将要面临的巨大学前缺口。在这份名为《北京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报告(2011年-2016年)》的报告中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北京市在园幼儿人数从27.7万人增长至41.7万人,6年间约增加14万人。幼儿园数量从1245所增至1570所。该报告预测,未来北京市学龄前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未来三四年全市在园幼儿数及其所需师资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在2021年到2022年达到峰值。

“因此,北京学前教育缺口巨大,就是三年增加3万学位,也无法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必须加大政府的投入,增加公办园和普惠园的比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质量的忧心

但更多与薄磊一样的家长,关心的是幼儿园变为普惠园之后,学校的质量能否继续得到保障。薄磊告诉经济观察网,他注意到一些新闻,有幼儿园变为普惠性幼儿园后,会通过强制延长学期课时,不放寒暑假等来变相提高收费。

“这还只是不放寒暑假,如果是教学质量或者园区环境什么都偷工减料,家长才真是忧心,毕竟学费一降就是一半,很难不让人担心。”薄磊说。

区别于营利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同时幼儿园可获得一定的财政补助等政策帮扶。尽管这样,在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之后,幼儿园在收费(保教费+财政补贴)标准方面,相较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营利性幼儿园的收费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

在熊丙奇看来,出现这样的担心是基于政府对普惠民办幼儿园补贴少,管制多,如果政府部门在治理时,只要求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按政府限价或政府指导价收费,但补贴却很少,与之前的保价费(学费)相差很远,确实会影响转为普惠的民办园质量。

不过在北京市财政局和市教委发布《北京市市级财政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修订>》中,明确对普惠性幼儿园按照1000元/生/月给予生均定额补助。

同时,根据本次《办法》规定,北京市市级财政向普惠性幼儿园提供生均定额补助、租金补助、扩学位补助。并要求,普惠性幼儿园用于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占保教费收费收入和财政生均定额补助收入之和的比列原则上不低于70%。

熊丙奇说,只要合理制订财政补贴政策,降低保育费并不会降质。“事实上,发展普惠园,增加学前教育供给,恰恰即可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整体质量”。

“之前,已经上市的幼儿园集团还曝出虐童丑闻,天价为何没有高质?主要原因是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家长选择少(甚至无法选择),市场机制失灵,一些幼儿园举办者并不重视办园质量,而是想着快速扩张谋利”,熊丙奇补充道。

如熊丙奇所言,本次《办法》对应的《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标准(试行)打分》正是在规避该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调整,比如把总分设为1000分,评估结果设为A、B、C、D四个等级。如果幼儿园出现歧视、体罚、侮辱、虐待幼儿等情形,将视情节给予降级处理,直至降为不及格。

储朝晖对经济观察网说:“现在评定结果相比之前,实际上更加细化、具体化了。把各个项目在办园评估当中的权重、分值都作出细化。这样一来,幼儿园有一个最明确的办园要求,通过自评、然后再经过相关督导评价部门的评价,进一步明确了办园方向和标准,使办园本身是一个更规范的操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教育、财经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lij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