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金融政策信号

刘鹏2019-03-05 17:1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刘鹏/文 2019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中对金融政策提出了新表述,也得以让我们观察2019年金融政策新动向。

首先,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在实际执行中,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我们注意到,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表述未提“保持中性”,强调松紧适度,而且明确在“实际执行”中,既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来输血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这其实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预调微调应对潜在的经济下行压力。不过,总体而言,今年的货币环境要比往年宽松一些。

其次,报告提出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我们注意到,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将“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列为工作任务之一,足见对实体融资问题的重视。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所言,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一揽子措施,如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这是不是意味着,除了降准,降息也在政策考量之中呢,我们拭目以待。

再者,正如预期,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写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注意到科创板是放在“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任务之下,也不难看出科创板设立的目的,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秀”所言,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截至目前,有关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规则制度基本落地,它在上市企业选择、发行制度、定价方法,尤其是估值模式上,都会是全新的,不同于现有资本市场的体系,也是很多年以来A股资本市场想要改革的目标,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资本市场。可以期待未来科创板形成的“鲇鱼效应”,将激活A股存量市场进行改革。

第四,报告提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提出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这次会上明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端正发展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这也为如何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指明了方向。不过,说易行难,任何改革都要重在落实,重在行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