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今年治霾目标已定!中央财政安排600亿元资金支持污染防治

董瑞强2019-03-07 14:5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治污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

2019年的主要目标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而在《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也提出了相关具体预期目标:2019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6%左右。

600亿元!同比增长35.9%

毋庸置疑,要实现上述目标,来自中央财政的资金保障至关重要。600亿元,这是今年中央财政的支持规模。

这一数据源自3月5日晚间新华社发布的《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它被形象地称作“国家账本”,今年国家“钱袋子”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是怎样安排的?

该报告明确提到,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支持污染防治。

其中,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0亿元,增长25%;将消灭城市黑臭水体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安排300亿元,增长45.3%;支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安排50亿元,增长42.9%。

上述三项共计支持资金600亿元。这与往年相比,是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合计405亿元,同比增长19%。

中央财政污染防治资金的逐年增加,意味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更有力的资金保障,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这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和当前污染防治工作所面临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

2019年3月7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也表示,今年将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准备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资金600亿元,同比增长35.9%,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1日,中编办网站公布了财政部的三定方案,内设机构方面财政部专门成立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主要承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等方面的部门预算和相关领域预算支出有关工作等。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告诉记者,我国环境治理需求巨大,面对社会消费升级对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要求,生态环境治理短板有待补足,污染防治需持续发力。按照相关机构预测,完成蓝天保卫战、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等行动和计划,环保投入需求将超4万亿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刚性的投融资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形成长效资金的持续投入机制。

重启环境治理市场化改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污染防治挑战增多的严峻形势,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列为2019年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强调要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其中,在环保产业方面共提出五项任务:一是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二是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三是加大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四是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五是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赵笠钧也认为,整个环境产业经过反思后,需重启环境治理市场化改革,实施和完善绿色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环保项目建设。

他建议金融机构应开发针对细分绿色产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环保行业项目周期长的融资需求。建立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主导运作的绿色发展基金,为绿色企业发展、绿色项目建设提供贴息和担保。此外,应落实国家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保障已签约和开工PPP项目正常运作,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现象。现在很多民企融资大多是短期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应增加金融产品,比如中长期贷款,这样有利于稳定信心、把企业做扎实。

经济观察网记者还从2019年环境商会《关于进一步加快环境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提案》中了解到,为促进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实施绿色金融政策,引导政府新增财力加大环保投资预算,在每年新增财政收入按比例专项用于环保。尽快出台利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绿色环保行业的具体措施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税与环保新闻部记者
关注国家工业、环保领域产业政策,重点关注钢铁行业、电商、环保、新能源、高端智库等相关方向。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