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开的咖啡店倒闭 明星餐饮一起鸡毛?

郑淯心2019-03-08 18:1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实习生 周克洋 3月5日,Machi Doggie Fashion& Coffee官方微博发文,称因租期到期运营调整的关系,该咖啡厅将营业至2019年3月27日。这家咖啡厅是昆凌于2015年在台北开设的宠物咖啡厅,位于当地的繁华地带,每月的租金在5-10万元,附近也曾有店家因为收支不平衡而倒闭。

又一家明星餐饮倒闭,明星餐饮怎么了?

明星餐饮,顾名思义就是明星投资、建设的餐饮店。他们通过明星的知名度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通过明星的知名度带来客流。现在许多当红的明星都有着自己的餐饮店,如薛之谦的上上谦串串火锅、孟非的孟非的小面等。餐饮也是产业,开店也会有盈亏,明星餐饮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费者的检验,一批明星餐饮开始倒闭、关门、逐渐退出市场,而另一批则站稳脚跟,稳步发展。

龙策餐饮智库创始人田广利对记者称,明星做餐饮的最大优势是利用个人品牌来为餐厅品牌作背书,同时给餐厅引流。他们对餐饮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理解或能力,但这通常不能成为在餐饮行业的竞争优势。他们对餐厅和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这是最大的短板。

很长一段时间提起明星餐饮,消费者在点评网总是写到“价格高”“坑人”等负面标签。

2017年3月份,包贝尔的辣庄火锅店被曝出店内售卖的鸭血为勾兑的牛血。虽然该店长在采访时坚称:是供应商发了假货。但是给辣庄火锅供货的工厂方面则表示:我们收获时就告诉他们是牛血了,他们还让我们按鸭血签!

虽然包贝尔方面发表了道歉声明,但是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无法挽回,辣庄火锅的口碑和信任度一落千丈,波及到了包贝尔本人。

往往明星有着自己的优先事业,能够参与管理的时间很少。包贝尔自己曾称,“辣庄是我参与投资的火锅品牌,我确实在日常管理中较少参与,对产品的监督不严及管理上的漏洞深感自责。”

除了上述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一部分明星餐饮则是在经营领域遭遇了滑铁卢。

2017年4月29日,孟非和黄磊合伙成立的火锅店“黄粱一孟”正式开张。开业之初凭借着“孟爷爷”和“黄小厨”两人的粉丝基数和两位娱乐圈的好名声,火锅店名声大噪。同时餐厅本身也是下足了功夫,不仅名字起的文雅别致;从餐厅装修,到菜式摆盘都别具一格。

然而,从“黄粱一孟”的菜单上看,从锅底到菜式,整体价位过于偏高,且分量偏少。人均300的价位确实不低,超出了普通川味火锅至少三分之一,且份量大约只有别人的一般,粗略计算下来在消费相同份量产品的前提下,“黄粱一孟”的价格大约是普通川味火锅的三倍。太过高昂的价位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使得“黄粱一孟”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居于劣势。2018年12月3日,“黄粱一孟”关闭。

田广利对记者称,明星餐饮的失败多数是从第二家餐厅开始的。他们有的因为首店的成功而忘乎所以、盲目快速扩张,忽略了管理系统建设和团队建设,结果快速崩盘。有的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发展模式,盲目做加盟,结果大量加盟店经营不善,导致品牌严重受损。有的是被操盘团队所误导,有的是被资本或供应商忽悠。

也有成功的明星餐饮。2015年,陈小春和六位“古惑仔”朋友共同创立连锁品牌——七爷清汤腩,随着餐厅的开业,吃饭的人络绎不绝,超长的排队已经成为常态,这家港式快餐厅很快就在内地站稳了脚跟。

分析这家餐厅的成功可以从几个方面。

首先,从经营理念上,创始团队一开始确定的就是亲民的市井路线,位于北京的店面在大众点评网上的人均也仅有57元,价格基本在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内。

其次,启用了新的服务手段。不同于传统中餐一道道上菜的模式,餐厅的经营模式更类似于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西式快餐,一桌一桌,一次上齐。通过这样的安排,“七爷清汤腩”的翻台率最好时可以打到8,而国内一般餐厅的翻台率在2次左右。

最后,明星的宣传也是重要的方面。除了创始的七人带来的粉丝流量,许多其他明星也来打卡,容祖儿、黄子韬、张卫健、吴镇宇等大牌也相继助阵。众多明星带来了众多流量和粉丝,许多其他明星的粉丝也愿意追随自己偶像的脚步来打卡体验。

明星餐饮与明星IP挂钩,明星状况、形象的变化也会对与他挂名的餐饮造成影响。例如在薛之谦被曝出负面消息后,他经营的“上上谦串串香火锅店”客流量明显减少,部分门店关停。2005年在美国休斯顿依托姚明名气开业的“姚餐厅”确实风靡一时,但在姚明离开美国后,客流明显减少,经营每况愈下,现在一家早已关门,另一家也是门可罗雀。

明星餐饮的本质其实还是餐饮,明星的招牌确实能够带来流量、粉丝、关注度,但是最终想要站稳脚跟、开辟市场、赢得消费者认可还是要靠过硬的质量。这个质量不仅包括本身产品的质量,还包括自身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服务水平等全方位配套措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市场发展和公司动向,擅长深度调查报道、高端人物专访和产业剖析。
线索请联系:zhengyux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