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解围就业难

苏晶2019-03-08 18:5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苏晶/文 在互联网裁员潮涌来、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之下,高技能职业工人就业趋势却风景独好。

成都(中德)职教集聚区管委办主任杨华3月7日刚接待了来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招聘负责人,对方表示,去年企业从集聚区招聘的学生表现很优秀,今年提前来预订10到20名毕业生。

与集聚区合作最密切的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分院,三年前整体搬迁到了这里,学生毕业时,每个人平均都有4-5个工作机会供选择。

“智能装备专业的毕业生很紧俏,很多企业担心抢不到人,就采用订单培养模式,一进校就锁定学生,实习也去定向企业,毕业就能上手 。”该校的办公室主任丁天霞说。

IMG_6203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国家的产业升级需要不同梯度人才整体素质的上升。”中国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长孙诚说。

2017年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至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950万,缺口数量最大,此外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航天航空装备领域、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人才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450万、47.5万、45万。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结构性矛盾一直存在,一些老牌技校培养机制也面临与新科技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在成都,矛盾在学校“开门”与企业、产业园、社区、政府进行的深度融合中迎刃而解。

成都(中德)职教集聚区所在的蒲江县位于成都市西南部,它是继江苏太仓后,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在中国的第二个落户地,坊间有“东有太仓 ,西有蒲江”的说法。

“德国企业有一个特点,进入园区不仅看政府给予的资金优惠政策,还要看有没有能够服务企业的合格技术工人,没有优质劳动力支撑,德国企业是不会来的。”丁天霞说。

正是因为如此,合作园启动后,中德(成都)AHK职教培训中心随即成立,引进德国“双元制”(一元在企业,一元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同时,KUKA机器人有限公司在这里成立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研究院。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把智能制造分院搬进了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丁天霞介绍,政府提供场地,AHK职教中心提供人才培养标准,KUKA机器人提供培训设备和国际最顶尖的智能制造技术。

“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掌握高端的国际化智能制造技术之外,还拥有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企业当然抢着要。” 丁天霞说。

IMG_6201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该校这样的分院还有三个,分别是位于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的汽车产业分院,位于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区的国际电商物流工贸分院,位于青羊新城的财经工贸分院。

在成都,培养高技能工人来服务产业发展,成为职业学校和园区、企业、产业协会以及政府的共识。

成都正在建设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渴求大批高技能工人。通过产教联盟的引导,职业学校正逐步淘汰、升级或新增专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重点专业稳步推进,产业链改造了学校的专业链。

与此同时,66个产业功能区中,特色院校、示范专业等建设正在引领特色优势专业(集群)的形成。

成都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蓉中等职业学校113所、高职学院30所,学生就业率96%。这些学校共设置专业100余个,基本覆盖成都市产业各领域,近三年来,输送毕业生45万余名。

在这个过程中,蒲江县政府还找到了招商引资的切入点,建设了(中德)职教集聚区。

这是成都66个产业园区中唯一一个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园区,杨华告诉记者,起初,蒲江县引入的职校只是为中德中小企业产业园服务,集聚区成立之后,就要为成都、四川乃至中西部地区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园区总规已经完成,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意向落户,还有一大批智能制造业的普通高校正在对接洽谈培训项目。”杨华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