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服务成新投诉热点 保健产品投诉居高不下

冼嘉琪2019-03-11 15:2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冼嘉琪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养老服务、老年养生保健等针对老年消费者的特有服务开始成为新的投诉热点。

近年来,有关老年人遭遇保健品消费陷阱的问题层出不穷,最常见的是保健消费“被坑”,不法分子往往以“干爹干妈”相称,用“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四大套路,目标是老年人的钱包。为迎合老年消费者的保健消费需求,对普通商品进行功能化宣传,对添加了所谓功能材料的商品进行疗效化声称,甚至鼓吹治疗效果的行为,属于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涉嫌欺诈消费者,类似“灵丹妙药”的保健品往往价格畸高。

2018年9月4日,福建省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接到88岁高龄的消费者周先生投诉,周先生表示其向厦门宝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款名为“一剑汤”的保健品,数量是6盒,每盒价格3,500元,共计21,000元。周先生在购买上述保健品前被商家忽悠参加了一场保健品宣传讲座。在活动现场,商家给其检查身体,被告知其身体有很多健康问题,服用该保健品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商家的极力推荐下,周先生向商家预定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共6盒,商家已提供了3盒,还有3盒商家未提供。周先生向商家付款5,500元,服用了2盒后,发现该保健品没有商家宣传的效果,与商家协商退还暂未服用的1盒保健品,不再购买剩余的3盒保健品,遭到商家的拒绝。厦门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接到周先生的投诉后,立即与周老先生一同来到厦门宝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调查,消保委工作人员向商家明确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过调解,商家答应给予以下处理:剩余未服用的1盒保健品“一剑汤”退回商家,剩下的3盒不再购买。

老年人养生保健需求大,常见的有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部分老人还有减肥、美容需求。但是,一些养生保健机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服务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部分消费者“养出”一身伤,美容变“毁容”。

2018年7月初,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消费者协会接到年逾七旬的韩先生投诉,称其在市区某按摩院进行免费按摩体验,服务人员热情地介绍该美容院的设备是美国进口的,可以治疗腰锥、颈锥、正骨及身体的其他病症,但是需要配合使用按摩院的按摩剂,按摩剂体验价是299元一次,需要消费者自己购买。当时,服务人员问韩先生需不需要,韩先生一直犹豫,没有回答,而按摩人员认为韩先生为默认同意,便打开了按摩剂包装,用按摩剂为韩先生按摩。按摩人员一边按摩一边推销产品,建议再做一个疗程十次,身体就没问题了。按摩结束后,在按摩师的推荐下,韩先生只得购买了两盒价值5,660元的按摩剂。回家后,韩老先生感觉按摩效果不好,而且本来失眠的症状更加严重了,第二天依旧没有好转,与按摩人员声称能改善睡眠作用不符。韩先生随后到按摩店里提出退货退款要求,但按摩院只同意退给消费者2,000元,双方争议无法和解,消费者请求消协帮助维权。消协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通过调查了解到,按摩人员没有得到消费者明确的允许,私自将按摩剂拆开包装导致消费者无法全款退货,商家存在一定的过错。经消协调解,最终按摩院同意为韩先生退款4,000元。

我国养老产业基础较弱,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市场空间逐渐打开,但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管理参差不齐,养老产品单一,消费争议时有发生。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接到投诉的老年消费者服务还包括针对老年人预付式消费周期长变数大、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推销所谓收藏品牟取暴利、旅游服务漠视老年消费者体质差异问题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消费维权提示,老年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要盲目购买保健品,确有健康问题需要治疗,应该去正规医院诊治,通过正规药房、药店购买健康产品。同时,多与家人沟通交流,不要轻信电视广播广告、健康讲座等“假保健、真销售”的信息。

此外,老年消费者选择养老机构要多方面考察,尤其警惕集资型养老“美丽谎言”;理财消费要理性,警惕消费返利、高收益藏品等赚钱陷阱;旅游出行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不要单纯以价格为导向。

经济观察报315线索征集邮箱:315@eeo.com.cn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