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一周】这几天,你过得“紧张”吗?

卢谦2019-03-15 18:0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今天周五,工作日的最后一天即将结束。如果问我们的编辑记者们,这周过得怎样,每日在各类信息中频繁穿梭的新闻工作者们,大多会告诉你两个字“紧张”。

这一天,随着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收官,今年3月份最重要的国是落下帷幕。经济观察报持续推出的【两会特刊】【两会观察】系列报道,也将告一段落。当然,新闻报道从来不会按下暂停键,比如,今天晚上,很多人的关注点将会聚焦在315晚会上,而这也将成为一些国内外公司企业不可言说的“紧张”时刻。

“紧张”二字,在过去的一周,放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一样的意味。

财政部部长刘昆坦言,财政收支平衡“非常困难”。这样的局面下,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发出重要信号——一场更大规模的减税正在如约而至: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同时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对于“中国财长”而言,钱袋子本就“紧张”,2019年的财政工作不仅亟待落实减税降费,还要处理好赤字率、地方债风险、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助力脱贫攻坚、支持小微企业等相关问题。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承担减税压力的不只是财政部。尽管财政被视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但其背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府革命。(《社论 | 减税是一场政府革命》)

在过去的2018年,人民币汇率“破7”的信号频频,曾连续刺激着市场的敏感神经。“跌跌不休”“贬值预期”的舆论场中,无论企业、金融机构还是个人,“紧张”的情绪都难以言表,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钱袋子该如何求稳不“瘪”?

央行行长易纲的两会时间,也在给市场释放信号——中美在刚刚结束的贸易磋商谈判中,确实就汇率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在许多关键、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更清晰的、确定的,则是不断推动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易纲行长直言,“在市场决定汇率的机制下,人民币会变成一种非常有吸引力、可自由使用的货币,中国的老百姓、企业和全世界的投资者将对人民币越来越有信心。”(《央行行长易纲两会发布会“首秀”传递哪些信号》)

5G话题今年持续升温。无论是年初各家手机厂商争相祭出5G终端产品,还是春晚的5G直播,到这段时间各家媒体争相使用5G技术报道两会,不过,再多的5G信息,大概都比不过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句“很快了”。

在两会期间,苗圩一句“很快了”回应5G牌照何时发放的问题。这一刻,对于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紧张”而又复杂。

作为国内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他们无疑是5G盛宴的主角。这背后,还有中国移动通讯行业话语权、技术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声音的愈加强烈。从2G到5G,中国的市场参与者完成这一系列转变,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跨度。然而,我们仍旧不可盲目狂欢,毕竟,现在看不出哪家企业可以全盘领先,当苗圩部长的“发令枪”真正打响,中国5G时代的市场争夺战才刚刚开始。(《5G时代是谁的天下?三大运营商争夺话语权》)

在宏观的经济形势、前沿的技术应用另一面,一些微观的、和钱相关的事情,同样影响着更多的普通老百姓。

房价恐怕是任何时候都避不开的话题。在两会上,人们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怎样讲房价,关注住建部部长如何谈房价,还有那些从事房地产行业、以及为住房保障奔走疾呼的代表委员们。

而在两会之外的市场行情上,目前已经看到的是,近两个月来,房地产新房销售基本呈现“量跌价稳”的状况,多数二线和低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出现同比下跌。但部分高线城市由于具备比较强购房需求从而导致房价存在上涨压力,房价未来或出现小幅上涨。

一段银行业人士的话,说的颇有意味:“房地产价格也不能大跌,它是老百姓的资产,银行信贷资产。大跌老百姓受不了,银行也承受不了,但绝对不能无休止地涨下去。”或许,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房市就是这个意思罢。(《2019年房价还会涨吗?》)

春节期间爆红的“车厘子自由”,引得很多都市白领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富状况。价格居高不下的轻奢水果,如今成了春节的消费刚需,你有在为车厘子付账的时候“心头一紧”吗?

这样“紧张”的消费情结只是在那节日期间。到了3月份,随着销售旺季的收尾,“车厘子自由”的热度没有再度延续。但我们依旧好奇这样一个问题:当远渡重洋的智利车厘子来到中国,到网友们自嘲式哭穷“车厘子自由”之间,来自中国的商人在这条消费产业链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面对昂贵的车厘子价格,他们是最终的获利者吗?

也许,在车厘子热销背后,中国商人要在当下水果销售的淡季“紧张”起来,是时候向智利的农贸商人学些什么了。(《车厘子的奇幻漂流:从智利到新发地……谁能从中分一杯羹?》)

“紧张”有些时候还意味着害怕和担心。埃航坠机事件尚未盖棺定论,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身上。

大家有没有想过,莱特兄弟二人第一次坐飞机,会“紧张”吗?

我们把时间线拨回1903年12月17日,这对于莱特兄弟来说是个标志性的时刻。这一天,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者号,在基蒂霍克试飞成功,飞机飞了大概36米,在空中停留了大概12秒。第四次飞行时,飞行时间达到了59秒。

这就是人类最初的飞行尝试,时间非常短。后来有人问奥维尔·莱特:“你当时害怕吗?”后者回答:“害怕?根本没时间。”

这段文字来源于经济观察报本周刊载的“老朋友”李翔的文章——《莱特兄弟如何发明飞机》。文章中有段文字,或许还可以为即将过去的一周收尾:

“莱特兄弟的例子证明了机会均等,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财富;以及,推崇发明和创新。”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