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求学记

田国宝2019-03-16 19:4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国宝 “现在最头疼就是孩子的事了。”3月12日,在北京五环外办公室内,龚亮一边泡茶一边苦笑着说,“马上要中考了,按照现在的成绩,上高中应该不成问题,但考上重点高中有点悬。”

四年前,在小升初前一年,龚亮的女儿萱萱从北京转学到河北老家上学。在北京上小学的时候,萱萱的成绩在班级一直都是前三名。回到老家后,考试成绩在班级中落到了三十名外。

龚亮面临的困惑,很多家长也遭遇过。实际上,由于高考对户籍的限制,一些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回乡的学生,并没有预想中的成为家乡的学霸,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反而从“凤头变成鸡尾”。

北京市教委的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北京全市初一学生人数为101097人,比2017-2018学年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校人数减少26190人。在初中在校生整体数量同比增加12567人情况下,初一在校生人数同比却减少了2274人。

萱萱只是众多离开北京回乡求学的孩子们中的一员,刚刚进入青春期的他们,不得不离开他们从小生活的地方,离开父母,来到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开始新的时候,他们因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不同,各自面临着不同际遇。

学业遇挫

大学毕业后,龚亮就来到了北京,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结婚。2003年女儿在北京出生,妻子辞职在家带孩子,龚亮辞职开始创业之路。虽然只是一家只有十几名员工的小公司,但足以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

2010年,萱萱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北京市大兴区一家小学,学校距离家里很近,步行走不超过十分钟。每天中午和晚上,龚亮的妻子都会亲自接送孩子。放学回家后,负责给孩子做饭、辅导作用。

父母悉心照顾,萱萱也很争气,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在班级中一直保持在前三名的成绩。不过, 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虽然龚亮在北京拥有多套房子, 但由于萱萱不是北京户口,未来高考还是需要回到河北老家。

北京和河北两地教材不同,而且河北高考分数线高于北京,如果在北京上学、回老家高考,在分数上会吃亏。也就是说,萱萱想要在未来高考中“不吃亏”,不仅要回去上高中,而且还要进入老家的重点高中。

老家的同学告诉龚亮,要想考上重点高中,萱萱初中就要回来老家,否则按照北京的教学内容,回河北中考的话,考上重点高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这样,孩子回老家上学的时间又被提前了三年。

2015年秋天,在北京读完5年级的萱萱,开始在老家县城的一所小学开始六年级学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进行高考,也使得像萱萱这样的孩子们不得不提前回老家上学。

北京市教委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3年期间,北京市小学在校生非本地户籍占比从13%一路上升至45%左右。之后开始下降,到了2017年,虽然在校生数量仍在增加,但非本地户籍生源比例已经下降至34%。

初来乍到,县城的学习和生活让萱萱一时很难适应。她不仅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会与爷爷奶奶相处,更重要是,她的课后作业没有人来辅导,这让她觉得多少有些无所适从。

六年级上学期成绩出来后,虽然都及格了,但是在班级中排名进入倒数。这个成绩让龚亮和妻子彻底傻眼了。他们幻想过千万种结果,但孩子成绩出现这么大下滑是他们没有预想到的。

实际上,对于萱萱来说,老家虽然是自己户籍地,但转学回来之前,只是每年春节时随父母回来住几天,这个小县城对她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带给她更多的是作为父亲曾经生活过地方的好奇。

当回到小县城上学后,她才发现,这里虽然与北京距离并不遥远,但各方面差距很大。萱萱性格比较外向,和家乡同学们相处问题不大。但是学习方面一直感觉吃力,两地教学内容不同只是其一,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人辅导。

二次转学

2016年春节后开学时,龚亮的妻子作为陪读一起回到小县城,每天接送孩子,为孩子做饭,晚上放学后辅导作业。六年级的作业题,让本科毕业的龚亮妻子也不断抓头,很大一部分题不会做。

这让龚亮一家更加觉得,家庭作业辅导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北京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河北教的内容更“深”一些;北京作业少一些,孩子有很多自由时间,而河北的小学生们大部分课外时间在做作业。

多数小县城,盛行补课,虽然官方已经明令禁止教师补课行为,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杜绝。很多老师放学后带学生回家补课。通常情况是,上课时留下来的很多难题作业,都需要在补习的时候才能解决。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家长搞不定课后作业,要么报老师的补习班,要么报校外的补习班。否则孩子的难题无法解决。时间越长,孩子积累的难题越多,在学习方面落下的越多。这也是萱萱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萱萱也报了补习班,所谓的补习班,更恰当的称呼应该是做作业班,绝大多数参加补习班的孩子都是为了做作业。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校外补习班老师,做的只是为学生讲解作业题。

据一位在基层有十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初中班主任介绍,转学回乡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从大城市回乡后,子女一起回来的;第二类是因为户籍原因,孩子单独回来上学。第二类学生中,很多父母都不在身边。

转学回乡上学的孩子中,像萱萱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案例并不少。由于生活、学习、教学等环境变化,孩子会面临着交际、学习、文化认同等方面难题。“虽然户籍在本地,但这些孩子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和本地孩子还是不一样。”上述班主任表示。

一位小学老师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转学回来的孩子面对最大难题是融入。如果短期内难以融入,孩子势必会厌恶周围的环境,“这个时候,就需要家庭教育的介入,如果身边没有父母,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每个孩子适应能力不同,融入的时间也不等。有的孩子比较外向,很快就能和老乡们打成一片,并把自己在大城市的生活见闻、玩的游戏等分享给新伙伴们;但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融入。

到了六年级结束的时候,萱萱的成绩出现一定进步,但是在班级排名中依旧靠后。这个时候,龚亮的妻子怀上了二胎。这意味着,萱萱的初中生活将没有陪读,需要回到原来和爷爷奶奶一起的生活。

龚亮觉得孩子学习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不能再回到老路上了。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决定将孩子送到市里一所寄宿制中学。 “在市里买了一套学区房,找了熟人帮忙,没费多大事就进去了。”

寄宿生活

从县城到市里,萱萱距离北京的家更近了,但母亲走了,爷爷奶奶也不在身边,她需要自己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学校实施封闭制管理,通常只有节假日和寒暑假,父母可以见到孩子。

平时妻子和班主任通过社交软件交流,问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平时每隔几天会打一次电话,龚亮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左右,开几个小时的车回市里看一次女儿。遇到长假龚亮会带着萱萱出去旅游。

初一第一学期放假后,萱萱表现的依然活泼。考试成绩下来,虽然不算低,但在班级排名中依然是“中等偏下”。有时候萱萱会抱怨作业多,压力大,平时没有太多自由时间。离开北京家回到学校的时候,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动身。

弟弟一周岁后,探亲团里多了一名小成员,姐弟很亲近。龚亮和妻子能感觉到,到了初一下学期的时候,萱萱开始和他们讲起学校和班级的生活,以及宿舍中各种趣事。龚亮意识到孩子逐步融入新生活了。

由于临近中考,从2019年春节开学后,每隔一周到两周,龚亮和妻子都会一起去看一次萱萱,带着她吃一顿好吃的,散散心。看着女儿一点一滴的变化,龚亮觉得自己和妻子经常看望萱萱是值得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及时的把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告诉父母,父母也可以及时的为孩子提供一些建议,问题不会形成积累。

每一次考试,萱萱成绩都有一定进步,但依然难以恢复到前三名水平。根据测试成绩,虽然孩子考上高中没有问题,但是想要进入重点高中还存在悬念。龚亮和妻子一直没有问萱萱成绩的事,害怕伤害孩子。

“按说北京教育水平要比老家好呀,孩子在北京成绩一直很好,回老家应该更优秀才对呀,怎么还越来越差了。”龚亮的妻子有些沮丧,“我俩都是本科毕业的,如果孩子以后考不好可咋整呀。”

在龚亮看来,造成孩子学习成绩所谓下降原因,很大程度与两地教育发展程度有关。北京素质教育发展靠前一些,鼓励孩子们多方面发展,文化课并没有那么难。“老家的课讲得深,题也难。”

在上述初中班主任看来,造成这一问题根源还是户籍和考试等制度,如果中高考没有户籍限制,也就不存在转学回乡的问题。如果素质教育和学生减负能真正执行到位,学生也不会因为压力增加出现不适应。

一位曾经从事一线教学、现转为政府岗位的人士表示,当地小升初、初中升高中过程中,也实施过综合招生方式,但是实际上变成关系户的特权。“就目前来看,这方面还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不动产开发报道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房地产、产业园区、双创及物业等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调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