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怎样借那朵“腾讯云”尝试“开放”

欧阳晓红2019-04-01 09:01

(图片来源: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欧阳晓红 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继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中国银行试水探索开放银行转型模式之后,微众银行亦“跃跃欲试”——3月29日,其与腾讯云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双方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合作研发面向“开放银行”场景的金融科技应用。

似乎起源于英国的“开放银行”业已成为全球银行业转型的一个新方向。2018年甚至被称为“开放银行”元年。亿欧金融认为需要从“发展开放银行的原因与价值”去判断其未来。

何谓开放银行?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解释,其应该具备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开放协作(Open Collaboration) 的“3O”体系。微众银行与腾讯云合作共建金融科技实验室,也将积极践行开放银行“3O”体系,做好“金融+生活场景”背后的创新者、技术社区背后的创新者、分布式商业生态的共建者。

在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看来,未来银行将是开放式的银行,金融机构需要建设匹配开放场景的金融科技能力,以构建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腾讯云与微众银行基于开放银行发展的共识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将联手为金融机构输送各项技术能力和最佳实践经验,做好金融行业打造“开放银行”的数字化助手。

具体而言,据介绍,“腾讯云-微众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将基于“开放银行”发展理念,从基础架构、金融应用、体验创新三个层面展开联合探索研究和技术创新。双方将探索分布式计算、分布式数据库、量子通讯、智能运维体系等自主可控技术在银行技术架构中的深度应用,并联合打造满足“开放银行”各个场景需要的智能风控、金融安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应用实践。同时,双方还将结合优势的产品设计能力与运营经验,探索金融服务体验创新的方法论。

事实上,作为国内首家诞生在云上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场景向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这家被称为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既无物理网点,也无财产担保,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风控发放贷款。其核心战略在于“连接”。

“虽然没有网点,但我们服务客户都是不间断的,7×24小时的服务时效,我们认为这是未来金融银行必须要走的一种方式,因为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应该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满足,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马智涛说。

天风证券报告称,微众银行不仅是腾讯个人客户群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连接者,也是金融机构之间或与其他平台之间的连接者。旨在成为金融机构与腾讯庞大客户群之间的连接器。“不要把我们看成是一家银行,看成一家中介就好。”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银行创建之初如此定调。正如,微众银行的核心支柱产品“微粒贷”,其创新“联合贷款”模式就是“连接”战略定位之体现。

“连接”还造就了高净息差。据天风证券分析,微众银行 2017 年净息差为7.02%,大幅高于商业银行整体同期2.10%的净息差水平,遥遥高于 A 股上市银行净息差水平。

天风证券报告认为,微众银行的贷款端几乎就等同于“微粒贷”。“微粒贷”的日利率为0.02%-0.05%(年化利率达 7.3%-18.25%),波动是根据用户的征信、收入、学历、支付等数据来调节。而“微粒贷”的主要客户78%为大专及以下学历,76%为非白领从业人员,属于学历及收入均不高之列,定价预计多处于区间上限。

“微粒贷”为联合贷款,微众银行与合作银行放贷出资20%,获得利息收入的 30%(利息分成占比/出资占比=1.5)——这对微众银行来说,等同于“微粒贷”实际最高年利率能达到惊人的 27.375%,这样的实际利率水平远超行业。

不过,“微粒贷”真正的秘密可能在于成本结构。

以微众银行2015年推出的微粒贷为例,马智涛解释,其客户群74%都是非白领——他们可能不是传统银行是最受欢迎的客户群,因其对传统银行的收入及利润之贡献度不太高。正如,这些人在微粒贷的贷款交易平均仅8100元,而且超过53%的交易都发生在非工作时间。而微众73%的贷款利息收入都小于100块。可以想象传统银行去做同样的业务,没有相应的成本结构支撑的话,这项业务就是就是亏本生意,不可持续。

“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开创’来概括。” 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说。就此,他从三个方面去阐述。

其一,微众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也是第一家基于完全的分布式架构去做的一家互联网银行。而在她出现之前,中国所有的银行在基础架构上的选择——可能只有基于原来的封闭式架构,用很多的大机(服务器)去解决问题。

第二个挑战是行业的合规性,需要让监管机构认同我们基于这样全新的架构去搭建的服务,无论业务的合规性还是基础设施的合规性,都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

第三个是建设周期,从双方的团队合作到微众银行开业是四个月时间。

换言之,双方探索将支撑过微信、QQ的云计算技术能力应用到微众银行的金融业务场景,创造出能服务海量用户的全新金融服务体验。

最终,面对可靠性、监管合规、运维要求以及建设周期等诸多挑战,在腾讯云多项技术能力的支持下,微众银行成功打造出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的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架构,该架构实现了多项行业创新。

得益于此,微众银行单IT运维户均成本只需 3.6元,不到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其中,因为采用了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在数据库方面相比传统银行就节约了50%以上的成本。

而这项只有3.6元单IT运维户均成本的业务,在最高峰的处理峰值超过了3.2亿笔。“它在过去四年当中没有发生问题,可用性是连续可用的水平。四年来,我们确实是在中国银行业内真正开创了一个很不一样的分布式体系。” 邱跃鹏说。

可以圈点的是,2018年,微众银行以分布式银行架构进行的相关研究课题还荣获了银保监会颁发的银行机构年度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一类成果奖。

腾讯方面表示,而针对传统的金融业务流程中服务需要线下核实用户生物特征的卡点,双方合作腾讯优图独创的结合唇语的活体检测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创新金融业务流程,将客户注册、法人变更、法人核身、开户等业务流程中的线下校验环节搬到线上,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在可靠的技术支撑下,微众银行的人脸识别达到了98.6%的通过率以及万分之一的误识率,确保了金融业务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

此外,双方还积极在金融科技层面进行联合开发,双方联合推出的智能客服小We机器人,解决了传统场景中近98%需要依赖人工处理的客服问题。

目前,腾讯金融云已经形成以专有云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微服务平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为核心的自主可控技术支撑体系。业务板块已经发展到服务银行、保险、互金、资管等全线金融客户。腾讯金融云服务的金融客户总数已超过6000家,中国银行、中国人保、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国泰君安等一大批金融机构都与腾讯云进行了合作。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朵腾讯云,天风证券认为,微众银行的 ABCD 战略不仅能降本增效,更能进行商业输出,带来收入。其分别是 AI 人工智能,Blockchain 区块链,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Big Data 大数据。

诸如,A:智能客服提升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极光守卫”防范欺诈风险;B:推出多个区块链应用,微粒贷备付金管理与对账平台提升对账准确性与效率; C:开启行业先河,采用全分布式的去 IOE 开源 IT 架构,大幅降低 IT 成本; D:大数据风控为资产质量保驾护航。

而透过微众银行与腾迅云的合作——回到开放银行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之问上,亿欧金融的结论是后者。

其支撑逻辑是,原因来看,囿于银行业“内忧外困,亟需破局之道”。发展开放银行的原因可能是驱动银行聚焦“开放银行”的重要驱动因素。

其一,银行业盈利模式面临转型挑战,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银行靠传统“存贷汇”业务带动快速增长越来越难。根据中国银监会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08万亿元,同比增长4.7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

第二,银行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服务水平与客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据麦肯锡分析数据显示,中国银行新客户中平均三分之一开户后未发生任何业务,一个月内更进一步流失平均15%,六个月后留存率不到一半。

第三,金融脱媒加剧。大资管行业快速发展,存款分流对于银行的客户存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也有所弱化。

其四,互联网企业将金融产品嵌入生态挑战银行的商业模式。在金融科技浪差下,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将金融与场景相结合,诞生了一批独角兽企业——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腾讯的腾讯金融科技、百度的度小满金融、京东的京东数科。这些金融新贵将金融与场景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银行的存贷汇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

那么,开放银行的价值而言,亿欧金融认为,在于“改善客户体验,提高风险经营能力”。

其支撑逻辑诸如,“改善客户体验”是当前银行的核心要务之一。开放银行可以建设以银行为核心的多元生态圈,为银行提供丰富的场景和海量的数据。由此,银行可以增加与客户的触点,并且可以对客户进行更精准的分析,进而帮助银行激活存量客户,提高获客能力,获取新客户。

“提高风险经营能力”来说,亿欧金融认为,建设开放银行可以帮助银行更好的经营风险。开放银行可以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数据覆盖,银行在原有的金融信息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多维度的海量信息,进而优化风控模型,获得更精准的风险预测结果。

也因此,发展开放银行也许是大势所趋。借那朵“腾迅云”尝试“开放”的微众银行便是一个实证,其“微粒贷”成本结构的秘密——或许恰是破解普惠金融困局的钥匙之一。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