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新出行兴起不会终结汽车消费 汽车消费又面临百年大变?

周菊2019-04-17 23:0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菊 尽管滴滴仍处于亏损之中,但众多车企仍从出行方式的微妙变化中找到了新机遇。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中,大众、宝马、奔驰、上汽,广汽、一汽等汽车主机厂背景的市场参与者,正在出行市场展开布局和实验;而互联网新造车企业中,蔚来、拜腾、理想智造One也以各种形式对出行市场虎视眈眈。

在这个市场上,还有首汽、神州、易到以及美团这些企业。在这两年,各方参与者在出行市场掀起了火热的实验,共享出行和分时租赁等多种出行服务都在中国落地。这些新出行方式的兴起,与近年来中国汽车文化和汽车消费认知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8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拼车和共享汽车服务的兴起是消费者购车意愿降低的一个原因,而购买力已不再是汽车消费减少的主要问题,因为目前买一辆车的成本已经下降了很多。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区别于热衷存钱的上一辈,更乐于花钱的他们并不急于拥有一辆汽车。《新兴市场消费者调查报告》指出,年轻消费者在住、行上偏向租用,追求更为方便的生活方式。但新出行方式的兴起并不像一些预测的那样,会简单地降低汽车的销量,与此相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新的市场活力。麦肯锡报告指出,共享出行需求只会减缓全球汽车销量的增长,而不会使其出现负增长。当然,这主要取决于未来五年,面对法规的强监管与各种背景的新参与者,出行市场会不会有创新的产品或模式出现。

出行并不简单指网约车——尽管很多人将未来出行基本等同于网约车,但在未来的出行方式中,分时租赁、融资租赁、共享汽车等都是并行的出行方式。从整体来说,此前的顺风车、拼车出行也都是新出行的一种。而新出行方式不仅会改变人们选择怎样的方式出行的问题,还会从多个方面重新塑造汽车的制造、销售及使用。

比如,新出行方式下乘客更加注重出行体验的新颖性,这要求汽车制造商提升产品功能和品质。如新的使用者希望使用车内的智能互联系统听音乐、看视频,甚至是按摩和体检等。新出行方式下,汽车也被要求完成一些针对特殊场景下的出行服务,如帮家长接送孩子上学等。

另外,网约车上服务也会呈现多样性而不是目前被滴滴出行垄断的局面。业内认为,未来网约车的格局很可能是,平台模式的滴滴出行在全国统领,自营模式的车企出行在各区域有建树的布局:如长三角有上汽,珠三角有广汽,在东北有一汽。这样叠加的出行公司会为汽车消费带来促进,而配合二手车市场的兴起,这种模式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这样的模式有些类似神州租车+宝沃的捆绑模式。从整体层面看,神州确实在商业模式上走得比较靠前。

不管怎么看,整个出行市场都蕴藏着巨大的前景。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2.89亿人,预计2018年达到3.43亿人。贝恩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交易规模就已超世界其他各国交易总和。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11倍。

应该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网约车市场的规模。如果仔细研究人们的出行变化,从微妙的数字变化中寻找到线索,未来整个汽车的研发、制造都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普华永道认为,到2030年左右,共享出行和自动化预计将推动汽车业劳动力和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定制车辆将成为主流。而在新出行中积累的大数据,将在汽车设计、研发、及精准营销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车企未开发的“金矿”。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不少车企业依靠定制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比如上汽大通的C2B模式,其通过柔性化生产,可以为用户提供多达上万种的选择。另外,捷豹路虎在中国地区也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样式的汽车。这是用户在新出行的时代的要求。另外,新出行方式的另一个变化是对环保的要求,这也是各国政府目前力推新能源汽车的原因。

4月9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4.0万辆,同比下降12.1%;2019年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507.8万辆,同比累计下降10.5%。与之不同是,新能源销量逆市上涨至11.1万辆,同比增速100.9%。业内专家预测,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70万辆。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供不应求,这将是新出行时代给汽车产业带来的新机会。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新出行时代的到来,汽车行业参与者可以通过重新定位自己从共享出行上成功获益。在中国汽车市场来说也是如此。如何在存量竞争时代找到新的增长点,需要不断发掘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变化。从现在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并存的局面,将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参与者提供多重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