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再企商副总裁许南:高科技手段都在为农业服务

王涵2019-05-14 12:3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涵 当庞大的农业保险市场需求无法完全释放,合适的商业保险机制应及时填补。如何化解分散农业风险、次生风险并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保险亟需解决的课题。

日前,国际再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旗下直保公司——瑞再企商保险有限公司(下简称“瑞再企商”)天气及商品业务发展副总裁许南接受经济观察网的专访,详解如何以商业化农险的开放灵动和市场引导来补充政策性农险的缺失,科技技术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瑞再企商是瑞再集团下一家直保公司,‘企商’体现在我们不做个人条线保险产品,基本上是为企业提供商业解决方案。”许南强调:“千万不要以为农业是很土行业,我本身不是学农业的,但当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我发现很多高科技手段都在为农业服务。”

瑞再企商保险已在中国市场成立“专业中心”,主要面向三大保险领域开展业务: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保险;二是新能源保险;三是农业和天气保险。发掘客户在中国市场的风险点和需求。

谈农险与数据

许南向记者铺陈一个农险背景,全世界整个农业保险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全部由政府来覆盖,美国就是典型的政府买单;第二种是全部商业覆盖,欧洲大部分国家纯粹是商业农业保险;第三种是商业和政府相结合三种模式,以亚洲地区为典型。在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处于兜底性的保障,商业性农险的主动推进就显得迫在眉睫。

经济观察网:农业保险领域离不开创新,瑞再企商与气象机构、数据服务商合作,用指标的方式取代农业险原本复杂的理赔、定损流程。有哪些例子,为保险产品背后的定价逻辑是什么?

许南:譬如,瑞再企商有相关农业保险产品以天气作为波动指数。它主要是有三个优势。第一,天气是一个非常客观、不受对外界干扰能得到的观测性数据;第二点,天气有长期的历史数据支撑,中国乡镇里都有30年以上的天气(降雨量、气温等)数据积累,对灾难发生的趋势预测非常有利;第三,若出险了,整个理赔过程非常宽松,而不用去做传统定损的查勘、多点取样、分析等长流程的赔付。

数据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有多种,比如天气(气象)数据通常会跟气象部门或者商业性部门相合作。还有像卫星图像数据、海上风速数据(格点数据)等等。

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基差风险,包括数据处理都是我们的强项。设计产品模型的团队有多领域的专家,诸如熟悉气象数据的气象专家,建模型、做数据处理计算的数学专家,以及将气象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的应用最后以保险形式呈现出来的金融保险的专家。讲起来是很简单的逻辑,但是整个现实背后是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来共同促成的。

经济观察网:在以预测的数据作为衡量赔付标准的话,提前保险投保时长怎么划定,需要提前多久?

许南:以天气数据为保险因素,实际一定会要求提前投保。据我了解,在技术上一个月内的天气预测已经有一定准确度。我们通常会有两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提前投保,否则对方有获利的空间,取决不同的数据会有不同的时间窗口。当然和我们接触沟通的时间肯定比这张保单更早。

谈次生灾害和技术投入

瑞再研究院最新发布了2019年第二期sigma报告显示,2018 年全球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保险损失高达 760 亿美元,超过 60% 的保险损失是由“次生”灾害,即中小规模灾害事件、或原生灾害的次生影响造成的的。去年,自然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50亿美元,而保险损失为760亿美元,保障缺口约为800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次生灾害将在全球范围引发更多自然灾害损失。独立的次生灾害,保险行业通常不对此建模,甚至是很少监测的灾害类型。那么,您认为是依靠哪些因素进行风险定价呢?瑞再企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程度如何?

许南:在次生灾害方面的整个统计比较缺失,希望能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介入,比如卫星图像技术看次生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烈度、大数据统计的方式提供供电供水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会是瑞再企商以后作为风险定价,或者作为风险模型设计所考虑的因素之一。从集团角度考虑,对数字化新兴技术非常重视,也投入很多资源来做,金融科技和金融的融合是势在必行。我们做天气及商品业务发展之初是对天气、商品建模,包括做卫星图形前我们也做过其他像植被覆盖指数等指标,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再结合线下的新兴科技手段用到新产品的设计中,延伸再发展。

经济观察网:次生灾害涉及的规模占全球自然灾害保障缺口的一半以上。能具体谈谈造成保障不足的原因,以及未来保险行业“可做和能做”的行动吗?

许南:首先次生灾害的保障程度是可以不断的提高的。另外是如何来甄别次生灾害,作为保险产品当然是在次生灾害出现之后得到一定的补偿。我们从保险产品本身的设计或者次生灾害本身的研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给到政府或者企业单位一些警示。当保险卖出去时,我们希望双赢局面,通过保险设计,能够提示到客户怎么样更好管理他的风险。

谈市场规划、未来竞争

经济观察网:我国金融开放再提速,外资保险市场也愈发开放,对瑞再企商而言有没有政策上的红利?

许南:外资保险越来越开放,国家也不断的加大在农业保险上的投入。当然我们觉得形势是一片大好,包括商业性农险有很大的机会,非常愿意在这部分进行更多的产品投入,人力投入,扩大中国市场的一些需求。不过,中国在整个农业保险市场还是刚刚起步,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之所能成为第二大市场,是因为基数庞大。实际上,中国整个农业保险覆盖率或者保险保障率相对较低,深入挖掘农险市场的程度有所欠缺,未来需要不断的投入和深化。

经济观察网:碰到过哪些挫折?

许南:挫折是一定的。首先是保险理念的问题,一些农业企业觉得有政府保险了,没有必要再去购买商业性农业保险。他会思考商业保险买了以后,投入跟实际上所获得的赔偿是否对等,因为政府保险等于说基本上不花钱。其次购买商业性农险的整个决策时间会非常的长,他们会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投入。我相信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包括理念的改变,有需求购买的企业会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农业是很土行业,我本身不是学农业的,但当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我发现很多高科技手段都在为农业服务。

经济观察网:中国农业向前发展,同时带动农业的商业保险发展,那未来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许南:我相信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会是中资公司。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在进步,所以促进我们瑞再一定要更好地为中国企业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在中国比如我们建立技术中心,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引入专家和经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并报道银行、保险、互金等领域事件,擅长深度报道。
联系方式:wangh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