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索兰邓宁:志愿服务是幸福养老的创新模式

邓晓蕾2019-05-16 15:0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邓晓蕾/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最新老年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近2.5亿,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始终居于世界第一位,且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银发潮”将持续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解决养老问题首先要厘清传统养老观念:养老不是床位营销、养老不是金融模式、养老不是保险模式、养老更不是房产模式,真正的养老应该是一种责任,是致力于让老人渡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所以,养老服务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举措。

“养老服务的发展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并通过分析养老服务模式间的差异并提出解决方案,促使社会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国务院参事、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当下,我国对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以家庭为根基、社会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正在不断完善着社会养老服务的福利与补贴制度。

与此同时,近些年不少企业也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并且通过“互联网+”催生了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比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接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可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同时发展健康养老数据管理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智慧技术与智慧资源的引入都将帮助养老机构、社区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并提供快捷、高效且低成本的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但是面对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除了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为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的结合、政府管理与全民参与的社会协同养老,已成为低成本、高效率补充养老需求的有力途径。”徐永光说。

在他看来,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不是缺少投资、也不是缺少硬件,甚至也不是缺少软件,其最大的瓶颈是人力资源。所以,养老机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从而真正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志愿者来做志愿服务是解决养老人力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形式。”

日前,英格索兰公司宣布正式启动“英爱颐年”2019养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大赛。此次大赛是一个面向社会公益组织选拔养老志愿服务的项目,目的是寻求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模式,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英格索兰是一家创造舒适、可持续发展及高效环境的全球领先的工业公司,旗下品牌包括Club Car、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冷王(Thermo King)和特灵(Trane)等。作为一家年销售额逾150亿美元的全球性公司,也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自2017年在中国推出“英爱颐年”养老关爱项目以来,不仅通过捐赠旗下空调的形式发挥自身企业的专业优势,还通过研讨会的形式为幸福养老献计献策,此外还组织健康徒步行活动吸引老年人参与。同时,还组织7场员工志愿活动,动员177名员工参与,超过511小时志愿服务时间,为超过517老人提供关爱。

“志愿服务一定要建立在老人真正需要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这两年参与养老服务的心得。”英格索兰亚太区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邓宁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要真正做好养老或志愿服务活动,还需从三个层面进行努力,首先从企业理念和文化出发,用好我们自己的资源和技术;同时通过公司内部的企业责任机制提升员工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另外通过推行更好的创新模式增强社会的影响力。这才是我们真正可持续的做好我们公益项目的关键。

“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为老年群体提供专门的产品服务一家企业还是非常有限的。还需要从市场的角度,一起助推养老服务产业化的发展。”邓宁表示,此次大赛也是起到一个渠道引导的作用。通过大赛的形式,能够将更多的志愿服务领域、解决方案、服务方式等创新的养老项目引入到社会中,鼓励支持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的志愿服务项目。

事实上,志愿服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越高,经济政治文化度越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为志愿者发声,他提出“志愿服务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行,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要为志愿者搭建更多的平台”。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志愿服务官方注册的人数达到一亿两千万。十三五期间达到13%,人数将达到 1.8亿人,反观国外志愿服务比例,美国100个人里有48个,加拿大是42,英国55个,日本32个。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项目部部长范梦文告诉记者,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志愿者队伍规模较小。能够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近600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只有美国的1/6,其中能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就更有限。

在他看来,志愿服务要落到实处,就要随着社会需要不断的专业化。那么,志愿者从哪里来?在国务院提出的2030规划中指出,要让60岁以上的老人12%成为志愿者。 “这并不是要求他们去服务更老的老人,而是提倡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余热。比如,在美国有退休工程师协会,退休教师协会等专门的退休协会,引导退休的人们还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另外,通过专业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养老服务更好的发展,比如精神慰藉等专业志愿者。”

“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域快来看,英格索兰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创新突破口,区别于传统其他模式。但仍然需要认清,中国的养老问题肯定不是靠企业社会责任能解决的问题。”徐永光表示, 从宏观层面上看,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使养老志愿服务标准化,同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促进社区养老志愿者数量的发展。而对于志愿者,最重要的则是要将“为老服务”的文化和价值观融入其志愿工作中,为老人带来切实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