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 旅游”:乡村振兴的落地闭环

陈宁一2019-05-29 11:5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陈宁一/文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乡村而言,振兴之路绕不开的两个关键点:一则农业;二则旅游。更多的时候,两者一直是相对独立发展,没能形成互相支撑的系统合力。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将“让两者形成合力”这一议题,明确地提出来了。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条便是做好“旅游+”,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商贸化、农业、林业等融合发展。对于乡村发展而言,我们需要聚焦到旅游和农业上来。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旅游业的最大问题是:业态单一,产品乏善可陈。农业的问题则在于:产品标准化和品牌缺失。如何将二者打通融合,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闭环?是笔者这些年探索的重点。

我认为,一个可行的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之后,以相对标准化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来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具体的模式则是:旅游吸引人流——农业二次变现人流。很多时候,除了当地旅游业作为主要引流物以外,农业会成为重要的二次变现的盈利点。后者具体展示的业态为:旅游特色农产品和田园综合体。

二者结合的一个天然共识是:中国人对于高品质旅游产品需求以及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都在激增。

但是,当下的多数地方,这个模式并未打通成型。

落地闭环的实现节点

这个闭环落地有几个关键节点:首先,旅游业需完成从传统的团队客群接待,转变为分散的个人或小团体客群接待;这意味着旅游业必须具备产品的精细化打造和运营能力,以及精准的市场营销方法。

其次,农业产品需实现标准化升级、电商化的品牌思维、以及线上线下营销网络构建;例如,笔者当年做褚橙、柳桃、潘苹果等产品的经验是:完整渠道网络打造出市场认可的强品牌,再通过制定产品标准来整合上游,进而促进地方产业化发展,最后带来更多人流反哺旅游业。

再次,田园综合体的打造;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概念,笔者在2015年参与了中国最早实践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这一概念已经逐步推广。

为什么要用看上去很美这个词呢?因为田园综合体的项目投入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是几十亿的投资量级,而且运营模式复杂,盈利比较困难。在笔者看来,田园综合体最大的功能是完成人流的重复导入,实现多次变现。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旅游业消费频次低,提升复购率和客单价的作用,大体等同于城市里商业综合体的逻辑。

在实操过程中,田园综合体远不像城市里的商业综合体那么简单,面临很多社会问题以及体制约束,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因本文主题缘故,这次点到即止。

魔鬼藏在忽略的细节中

如何看待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这或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的商业化思维是不够的,还涉及到很多社会以及政治考量,这也是很多资本和企业深陷困境的原因之一。

例如笔者了解的一个项目,位于中国具有标杆意义的精准扶贫地区。目前,各级政府,几个上市企业正在联合打造这个地区。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当然实施整体旅游开发;但对于政府来说,则希望艰巨精准扶贫的标杆作用。

二者看似并不矛盾,但在操作层面却有诸多理念无法统一,造成了项目进展缓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往往被忽略的问题——居民的诉求。这一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多个项目中都有体现,诸如土地产权问题,利润分配问题,话事权的争夺。

为此,我们需要尝试的一种方式:以农业作为突破点,解决政府的诉求、居民的致富需求以及外来资本的盈利诉求,进而打破僵局,推动企业的产业逻辑落地。

毫无疑问,大家站在一个风口之上,这风其实刮了很久了。这个领域的好处无需多言,这不正是大家前赴后继的原因吗?

(作者为大有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创始人、全域旅游专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