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如何转入市场逻辑

陈宁一2019-06-12 09:1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陈宁一/文 中国的精准扶贫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但对精准二字的解读,其实各地并不一致。在很多田园综合体的设计中,精准扶贫是项目要实现的目标。这里,实施主体既有政府,也有国企,民营企业也不在少数。

例如,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阵容包括:湖南省一家商超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国家四大旅游公司之一以及市场投资机构联合的旅游开发公司等,实施主体更是囊括了以上所有主体。笔者曾考察的山西黄河旅游带全域开发项目,也涉及沿黄河7县地区的扶贫任务,总金额过百亿,其投资主体是当地一家煤矿企业,其转型之心,不可谓不坚决。

但是,我认为多数地区扶贫依然不得要领,只给钱显然已经走不通,近期,中央清理地方财政的消息将各地的陷债务危机显现无遗,很多地方政府财政已经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

今日之扶贫,应该是基于地方现状,架构可以循环的产业支撑,完成授人以渔目的。

政治语境下的扶贫困境

当下精准扶贫,应当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考量。由此得来的路径无外乎两条。一则农业,二为旅游。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所面临的实际选择,现实中也确实如此。

农业路径面临的问题是,产品标准化的缺失,缺乏市场认可的品牌。线上线下的渠道体系没有构建成型。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链水平依然处于手工状态。一个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地方的仓储物流也相对落后,直接导致产品成本高企,在品质没有提升的前提下,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旅游现状最大问题则是,基础和配套设施缺失。近期所考察的多个省份,都有一个相似现状:核心景点到达不易,普遍存在一百公里路得超过3小时车程。好不容易到了景点,发现吃,住,玩等配套设施没有,坐车3小时,看景10分钟就得走。留不住人,进而也无法实现商业上得多次变现。

一个最为关键得问题在于,在市场化扶贫路径下,政府扮演什么样得角色?政府抓着核心资源不放,却又没有能力投资和经营该资源。导致社会力量无法进入。笔者所参与的项目中,几乎都存在类似得政企博弈,有严重的甚至导致项目停滞,主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开发的资本方,以及老百姓各方想法不一,导致推进困难。

例如,很多知名的精准扶贫项目,对于政府而言是往往更注重政绩导向,希望经常有全国各地的人来考察学习,做成扶贫案例参观点。开发方则希望把整个村子以及旅游项目地实施封闭管理。例如,从村口到扶贫点路段,采用摆渡车,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形成农旅融合的模式,兼并周边景点,统一经营管理。

但是这样的设计也遭到了老百姓的阻拦,因为这样会改变出行习惯。一位开发方负责人无奈地说,村民不单与政府,与企业有分歧,整个项目涉及到的几个村子之间,也因为资源和利益分配问题,各有矛盾。

所以,各方目标不同,导致项目推进受阻,不管是从旅游业态还是产业支撑来看,几乎没有建立起来。除了零星的农家乐,几乎没有其他的体验及产品支撑。

在笔者考察的地区,这样的困境并不少见。

扶贫的市场逻辑

精准扶贫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必须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之道。

我们曾做过一些艰难的探索。试举一个案例,我们与地方国投公司合作。将扶贫放在全域旅游的框架内考量,并寻求系统解决。我们拥有的资源包括:国家地标性产品——黄桃,以及一个4A级景区。我们将黄桃打造的成品牌产品,通过标准化的运作,形成品牌,并构建线上线下的完整渠道体系,将其推上市场销售。

目前品牌产品已经上市售卖。随后,根据市场反馈逐步推出该品牌下的系列产品。我们期待的是,品牌产品打开销路,提升产地产品附加值,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同时,以该产品作为媒介,通过销售进而推广景区。一方面把东西卖出去,下一步则是通过卖东西聚拢粉丝,进而将其转化为来景区旅游的游客。

完成这步后,可以逐步流转农地,探索农旅融合的模式,例如田园综合体或者特色民宿等,将农民从一产转向三产服务人员。让当地产业经济进入一个可循环的良性闭环中,实现授人以渔的转变。

当然,期间仍然遇到了各种问题。例如,合作伙伴间的理念是否能始终如一,品牌产品的销售之路需要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成本。我们与地方居民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分配问题是否能平衡,在此中间,也需要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从中可以总结出:精准扶贫应该只是一个结果,在实现这个目标前,更多的是基于市场逻辑的的产品设计和旅游营销,只有这样,精准扶贫才有可能上岸。

(作者为大有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创始人,全域旅游专家)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